创建教育“高铁” 促进城乡教育步入快车道
03版: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24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12月08日  星期四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247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创建教育“高铁” 促进城乡教育步入快车道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通讯员 牛志林 朱家贤 发布日期:2016-12-08 15:06:13

马鞍山市在全国率先开展“1+4”互惠教育研究共同体建设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对诗歌城市马鞍山的精彩描述。
  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与六朝古都南京毗邻,素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众所周知,万里长江自天门山起折为北上,“碧水东流至此回”,江南变为江东。马鞍山由此得名为“江东第一城”。马鞍山在西周时属吴国,春秋战国时属越国和楚国;秦统一时,属丹阳。马鞍山悠久的历史积淀了璀璨的文化,历代文化名人荟萃。
  近年来,马鞍山市教育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强化教育理念更新,更加突出教育惠民,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共享发展”指导思想精神的指引下,该市教育工作不断频出教育教学管理实招,教育领域创新发展又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建立一个新的里程碑。
  “共享发展”中的共享不只是理想,而必须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就教育而言,就是以推进教育发展为前提,以缩小城乡间教育差距为抓手,以实现区域、城乡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保障,以推进文化富裕为目标。马鞍山市一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如实道出了自己的见解。

启幕互惠教育共同体

  9月27日上午,马鞍山市首届“1+4”互惠教育研究共同体成立大会在第八中学东校区召开。各县、区教育局主要领导、教研室主任、26个教育研究共同体学校校长、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全体教研员三百五十余人参加。这标志着该市全市性的“1+4”互惠教育研究共同体活动正式启幕。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先义说,今年来,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研究周、“千人百课”等教学研究载体,以“优化学导,提质增效”为目标,以“同课异构,名师师范”为形式,开展了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活动。
何谓“1+4”互惠教育研究共同体?张先义介绍,“1+4”互惠教育研究共同体就是一所城市优质学校与含山县、和县、当涂县和博望区学校结成教育帮扶对子,在课堂教学、课题研究、课程开发、教师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教育管理等领域开展合作,在课堂教学研讨、课题研究指导、校本课程开发教研、教学成果推广、学科教师结对成长、校园文化分享等方面进行全方位交流。
  张先义介绍,马鞍山市开展的“1+4”互惠教育研究共同体,全面贯彻“共享发展”的发展理念,缩小城乡间教育教学差距,采取“手拉手”结对,在开展课题研究和提升教学质量上下功夫,目前已经建立26对134所学校共同体。在“1+4”互惠教育研究共同体具体工作落实上,市教育局成立了组织机构、出台了考核办法、建立了教研员联系制度、设立了专项课题等具体措施,确保该项工作扎实有序、稳步推进。计划到明年9月,对共同体进行考核,并将拿出专项资金用于资助那些研究目标明确、活动过程扎实、课程特色鲜明、办学卓有成效的互惠教育研究共同体。

八中:共同体活动特色鲜明

  马鞍山市第八中学是互惠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成员单位,该校与博望区博望中学、当涂县江心中学、当涂县大陇初级中学、含山县运漕中学、含山县第一中学、含山县褒山初级中学、和县濮集中学结成互惠教育共同体。
  11月22日上午,细雨霏霏,却挡不住该校共同体教学研讨的热情,八中教育集团“1+4”互惠教育研究共同体教学研究周暨八中第十七届教学研究周生物学科教学研讨如期在该校西校区开始。
  在公开课上,先由该校教师给学生上生物公开课,然后再由含山县运漕中学教师给学生上生物课。有意思的是含山县运漕中学的教师一上来就叫学生给他唱支歌,引起观摩人员的好奇。原来,运漕中学教师这么做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
  第八中学党支部书记邵礼华介绍,该校与八所“共同体”学校联合开展教学研究,通过工作交流,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城市教师和农村教师的单独备课、同课异构,找出教学差距;通过名师指导和观摩点评,缩小城乡间教师教学、教育差距。
  按照第八中学互惠教育研究共同体计划的安排,该校自11月15日到21日,开展教学研讨周,有九所学校的32名优秀教师开设开始课。
  该校始建于1968年,2013年与原第20中学合并办学,组建新的第八中学,分东西两个校区办学。该校现有教师240余人,其中省特级教师1名、市学科带头人4名、市级骨干教师13名、区级以上骨干教师35名。该校现有64个教学班、3200余名学生,是马鞍山市区规模最大的一所初级中学。
  近年来,该校教师在国家级专题教学研讨活动中开设展示课30余人次,33人次在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市级及以上课堂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其中获国家级一等奖4人、省级一等奖15人。该校立项省级、市级课题41项,结题30项,18项在省级、市级教科研评比中获奖,目前在研省级、市级课题14项。依托课堂教学研究平台,连续举办了16届教学研究周。

学生在进行生物实验

 

十二中:共同体计划周密详尽

  第12中学是互惠教育共同体的又一家签约成员单位,该校与当涂县乌溪中学、马鞍山市第一中学、含山县巨兴初级中学、和县张集初级中学、和县姥桥中学结成互惠教育共同体学校。按照约定,互惠教育共同体任期为三年时间,时间从2016年9月到2019年8月。
  该校原名为十七冶中学,1975年建校,隶属冶金部中国第17冶金建设公司,原为完全中学,2003年底移交市政府管辖,更名为第12中学,2007年高中部分停招。
  有比较才会有发现。该校在11月17日开展主题为“名著导读”观摩活动。该市花园中学教师王晓星和该校教师孙旺展示了语文教学。
  按照该校的共同体计划,将帮助共同体成员单位做好市以上课题申报、论证、实施、验收和评奖等方面工作,确保未承担或较少承担市级以上课题研究的成员学校申请立项,确保共同体成员学校共同参与该课题的研究工作。该校还承诺:定期举办共同体内教育管理、文化等论坛活动,每年必须承担一次面向全市的共同体内的研讨交流和特色展示。
  多年来,该校不断加强教学和学科建设,该校规定,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每人每月享受教师津贴;学校鼓励教职工积极参加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或要求参加的各类竞赛活动,对获得奖励的个人或团体予以奖励,体现优绩优酬的原则;教师以学校名义承担课题研究,结题后奖励课题组及课题负责人,如课题获奖,学校按相应标准予以再奖励。

学生在听教师讲解

 

湖东路二小:共同体活动借力导师团

  湖东路第二小学是互惠教育共同体又一家与市教育局签约单位,按照约定,该校与丹阳中心学校、香泉中心小学、金瑞小学组成互惠教育研究共同体。实施阶段从2016年11月到2019年5月。
  该校校长许先哲说,与三所学校结对组建互惠教育共同体,以共同合作、共同学习、共同探索为原则,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使校际间达到优质资源互补。本着积极共享优质资源、切实促进均衡发展的教育目标,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课题研讨”、“教研模式”三个着力点,加强教法研究、学法指导。以课题为引领,打造“乐学课堂”,以抱团协作、务实创新、共享共研的团队精神,实现合作共赢,力争形成共同体特有的相对固化的互助教研模式。
  组建互惠教育共同体后,该校将如何对结对学校开展帮扶?许先哲说,首先是通过“青蓝工程”,促进共同体内主干教师成长,派出七名省特级教师面向三所学校成立导师团,进行结对培养,时间为三年。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指导徒弟备课、评课,帮徒弟提高教学能力,并带徒弟参加教育科研工作。指导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
  其次是达到“乐学”课堂,实现探究之乐。以先进的教学手段,开展赏识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发展,对三所学校教师是一个长远的影响。
  再次是帮助共同体学校搞好教科研工作。帮助共同体学校搞两项在研的省级课题、四项在研的市级课题,帮助成员学校发展教科研队伍,目标是让每个结对学校能有一项立项的市级课题。
  该校教科研近年来取得不菲的业绩,在研三项研究课题于2015年11月1日参加了马鞍山市在研省市级课题阶段性教科研成果评比,其中原校长汪尊明、教师钱宏亮主持的课题《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活动卡”设计与运用策略研究》和副校长李翠霞、教师丁一主持的课题《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获一等奖。教师葛琼、张启湘主持的课题《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研究》获三等奖。
  该校始建于1977年,原名竹园小学。学校占地8174平方米,现有25个教学班,学生1248人,在职教师76名,专科及以上学历70人。该校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名、省劳动模范1名、省特级教师1名、市学科带头人2名、市(区)骨干老师15名。该校先后获省绿色学校、市音乐特色学校、市文明单位、市卫生先进单位、市教科研先进单位、市模范教工之家等称号。

乐学”课堂师生共成长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本报相信,在十八大精神的鼓舞下,未来的马鞍山教育一定会乘着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强劲东风直挂云帆,驶向理想的彼岸,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持续开展“五个全覆盖”实践活动,一定会再次绽放耀眼的光彩。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