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母亲在,不“失联”》,回答1~5题。
他生在一个单亲家庭,从小跟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只是个纺织厂的女工,工资不高,因此家里经济很拮据,常常捉襟见肘。
看着母亲每天都在为艰难的生活操劳,他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有所作为,赚很多的钱,让母亲过上幸福的生活,他立志要成为母亲的骄傲。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17岁那年,他便不顾母亲的反对,离开了家,独自去外面打工闯荡了。起初,他每隔几天都会给母亲打一个电话,报一声平安。但渐渐的,他不再愿打了,母亲打来时,他也常以现在很忙为理由,匆匆挂掉了。后来,他索性换一个手机号码,让母亲彻底联系不上他。
选择与母亲“失联”,原因是他出事了,被生意上的合作伙伴骗走了许多钱,他不想让母亲知道这一切,为他担心。此后,他每天都在拼命地挣钱,想着等一还完债,就马上回家看母亲。
可是,钱不容易挣,他挣了一年又一年,还是没还清,只得一次又一次地推迟回家的时间。当初离家时的豪言壮语犹在耳边,他想即便自己不能“荣归故里”,但也不能背着一身的债去见母亲呀。
在这种心态的作用下,他继续与母亲维持着失联,直到有一天,一家电视台的记者叩开了他所在的出租房,“你是王宝吧?”记者说,“我们是受你母亲的委托,来寻你的。七年来,她一直在满世界地找你。”
得知原委后,自尊心很强的他有些不高兴,觉得母亲不该这样,自己只不过暂时不与她联系,而她竟然还找来了记者,这要是播出去,自己岂不是太丢脸了。
因此,面对镜头,他很排斥,不愿意说话,更不愿意跟记者一起去见母亲。“再等些日子吧,我的债就快还清了,到时一定回去见她”。
面对他的固执,记者没再做劝导,而说“请先看一段你母亲的视频吧”。他疑惑地点头同意。
那是母亲向记者讲述她寻找儿子的经历。原来,母亲为了找他,七年前就提前从纺织厂内退了,然后踏上寻亲之路。母亲说,儿子跟她说过,要想赚大钱,就一定要到人多的地方,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而且儿子曾想过要当导游。于是,她就在“北上广”的各大景区“守株待兔”——每来一辆旅游大巴,她都会上去,看儿子在不在上面。
车上没有,母亲又想,儿子可能在景区里面,可进景区要门票,为省钱,她就守在景区门口,一个个地辨认从里面出来的人。就这样,她一个个景区地去查看……
由于退休金很少,为了省钱,在寻亲的途中,母亲住最差的旅社,每天只吃一顿泡面, “那晚上饿了怎么办?”视频里记者问。“那就喝杯热开水,让自己早睡,睡着了就不知道饿了。”
可寻遍了所有景区,还是没发现儿子,她又想,儿子可能没当导游,在做别的工作。于是,母亲开始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卖花,每卖出一朵,就附送上一张寻人启事,叮嘱买花的人,如何看见启事上的人,一定告诉她。有好心人给她出了一个主意,将儿子的照片用束带绑在鲜花上,这样就有更多人知道了,于是,她便这样做了。
“你要一直这样找下去吗?”在视频的最后,记者问。“是,我要一直找下去,只有找到儿子,我才能吃得下、睡得安稳。我的儿子一定是遇到坏人了,失去记忆了,否则他不会不要我这个妈的”。
看着视频中母亲无助、孤单、瘦弱而苍老的身影,他所谓的自尊心彻底崩塌了。在记者的引领下,他跪倒在母亲面前,连声说,对不起。
然而,这岂是一句对不起就能完结的?母亲在寻他途中所遭受的无助、担心,以及身体和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和艰难又该如何去抚平?
作为儿子的我们,常觉得还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去报答母亲,总想着等自己的近况变得好些,再回去与母亲相聚,可是日渐苍老的母亲们等不及,对于她们来说,与子女们的每一次“失联”,都是暗无天日的煎熬。
儿行千里母担忧,因此,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我们都不能与母亲“失联”。
(选自《辽宁青年》,2016年第12期)
1.“他”为什么要与母亲“失联”?
2.为了寻找儿子,母亲付出怎样的艰辛?
3.文中写了记者给“他”看母亲的视频,有何用意?
4.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是,我要一直找下去,只有找到儿子,我才能吃得下,睡得安稳。
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理解。
参考答案
1.(1)被生意上的合作伙伴骗走了许多钱,不想让母亲知道了为自己担心;(2)不想背着一身的债去见母亲。
2.(1)提前从纺织厂内退;(2)在“北上广”的各大景区“守株待兔”;(3)为省门票钱,守在景区门口;(4)为了省钱,吃住都捡“最差”的;(5)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卖花,附带送上寻人启事。
3.插入母亲寻找儿子的视频这一内容,便于情节展开,使所写母亲对儿子“失联”担忧的内容更加充实,故事情节更加充分,母亲形象更加丰满。
4.“只有”是“才能”的充分必要条件。即“才”后面的内容要实现就必须做到“只有”的条件,且条件往往是唯一的。这个表示条件的关联词语,突出强调了与儿子失联,让母亲寝食难安的别样情感。
5.(1)子女出门在外,做母亲的心里总是思念与牵挂;(2)母爱是最真挚深厚的情感;(3)作为子女应该常回家看看,多抽点时间与他们团聚,以免父母担心而承受身心煎熬。
命题教师:六安市第九中学 侯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