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益军 特约记者 王晨清 冯兰兰 张 平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省大批农村学校因规模小、学生少,面临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破解农村学校“小校小班”管理松散的难题?如何才能有效提升“小校小班”的教学质量?
阜阳市颍东区教育局于2016年初针对百余人以下学校启动的“小校小班”试点改革工程,剑指乡村教育均衡之痛,有效促使“小校小班”由小而弱、小而差向小而强、小而优转化,为破解农村学校“小校小班”困局做出了富有成果的颍东探索。
和庄小学:学生变顽皮了
“每次到和庄小学,我都能感受到学生的变化,校长和涛不止一次对我说,自从本学期‘小校小班’试点以来,学生都变顽皮了。”在和庄小学,老庙镇中心学校校长李其先告诉记者,“和涛这是偷着乐,这哪是顽皮,这是学生们自信了、活泼开朗了。”
“和庄小学的学生以前似乎很木讷,见到生人会涨红脸,更不要说打招呼了。”和涛告诉记者,“自从开展‘小校小班’试点以来,学生们更加阳光、大方,更加善于表达、积极向上了,诸多举措已把‘小校小班’的劣势充分转化为了优势。”
“由以前重点关注前几名变成了现在对每个学生都关注,伴随营造的‘快乐课堂,健康成长,幸福生活’氛围,一批学困生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和庄小学教导处主任张西亮对记者说。
“四年级学生赵旭长期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父爱、母爱的缺失,导致其性格内向,成绩相对较差。随着‘小校小班’管理模式的推行,教师的家访、辅导和同伴对他的关心,让他感受到了温暖。而今成绩已是班级前几名,整个人都变得乐观向上了。”班主任孙思茹说起来一脸的骄傲。
“学校实施了扁平化管理,如今每个教师都是学校管理者、领导者、组织者、参与者,这种管理模式极大激发了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涛对记者说,“有一次下午停电,晚上9时来电了,教师韩学云摸黑到学校,查看各班电源和水龙头是否关好。”
李其先指着颍东区教育局颁发给和庄小学的教学质量提升奖奖牌对记者说,“和庄小学作为老庙镇中心学校‘小校小班’试点学校,如今各项工作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教学质量已得到大面积提升,在全区教学质量检测时,已由当初的全区第九上升到全区第三,学校因此获得了两万元奖励”。
华寨小学:薄弱学校成了家长心中的“香饽饽”
“在实施‘小校小班’前,生源流失严重,全校仅有78名学生,很多家长宁愿把孩子送到临近的乡镇就读。仅仅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今年秋季开学,许多学生纷纷返乡就读,生源猛增到108人。”新乌江镇华寨小学校长李友恒自信地告诉记者。
“华寨小学的嬗变来自于区教育局的直接推动,当初学校被选为试点,全校九名教师士气低落,对改革有抵触情绪。”华寨小学教导处主任牛伟对记者说,“没想到2016年春季开学第一天,教师陆续到校,区教育局党组成员、教研室主任丁虎带领教研室一行七人到学校,接下来就是进班听课、召开全体教师会,明确要求华寨小学的‘小校小班’试点只许成功不准失败。”
“华寨小学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索适合小班学生需求的师生共学、合作互动、展示点评、互助补差、作业面批、课堂教学新形式。”新乌江镇中心学校校长宫鹏飞对记者说,“课堂上,学生们的回答更主动了,他们敢说、敢问,课堂不再是教师与几位‘课堂明星’的一唱一和,而是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致力营造开放、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
华寨小学的教学质量很快大幅攀升,在该区教学质量抽检中喜获第一名,获得了区政府的两万元教学成果奖。
“毕竟孩子上学是大事,听说家乡华寨小学办学条件和质量今非昔比,就带着孩子回乡创业了,孩子在家门口上学既省了不少钱,我们也感到很放心。”一年级学生王欣怡母亲丁炎芳对记者说,“华寨小学不仅校容校貌漂亮,而且老师教得很用心,他们经常家访,和我们家长交流如何让孩子能学得更好。”
如今,丁炎芳在新乌江集上的乡里乡亲酒家生意兴隆,孩子的学习越来越好,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三里小学:一批学困生发生惊人变化
“三里小学是被‘小校小班’试点从撤并边缘拯救回来的学校,如今,通过构建快乐课程,该校成了学生们快乐学习的乐园、教师幸福工作的家园。”谈起‘小校小班’试点,口孜镇中心学校校长马文斌对记者说,“通过出台的诸多办法,所有教师细化分工,极大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针对师资不足,学校进行了合班加走教模式予以解决,音乐、体育、品德与社会进行了五六年级、三四年级、一二年级的合班上课;缺音乐、美术老师,中心学校选派优秀教师走教。”口孜镇中心学校副校长郭伟对记者说。
据三里小学校长秦大珍介绍,除上好常规课课外,学校还统筹利用校内外资源,以主题模块的形式,组织多种多样的科普活动、艺体活动、拓展训练和公益劳动。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现有教学设备功能,整体推进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三里小学,课堂不再是一间教室的概念,整个校园,只要是学习发生的地方都是课堂,全校学生都变成了真正的“同学”。
“‘小校小班’试点的根是苦的,但结出的果是甜的。”口孜镇镇中心学校教科室主任梁红杰的话音刚落,善于抛出问题诱发学生思考的三里小学教导主任马云杰向记者讲述了随着“小校小班”试点工作的推进,几位学困生由厌学到主动学习的可喜变化:五年级学生华家奇因有严重学习障碍,今年春季初刚从一所私立学校转入三里小学时,每次考试的分数没有超过10分的,写的字教师和同学没有能看懂的,学校把他当作“小校小班”试点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个学期下来,华家奇终于华丽转身,期终考试居然考了六十多分。
“李小果、李小然姐妹俩是三年级学生,因听力障碍,考试几乎就是白卷,不到一年时间,姐妹俩每科考试成绩已进步到三四十分了。”三里小学副校长王国强对记者说,“照这样下去,我们有信心最后让她俩的成绩达到及格线。”
挂职副校长让乡村小学如虎添翼
从2016年正月十六开始,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内,颍东区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孙报武作为华寨小学主抓“小校小班”试点工作的兼职副校长,早出晚归,每天一大早从城里出发,乘车到几十千米外的华寨小学,深入每一个班,针对“小校小班”工作出现的各类问题对症下药,指点迷津,直到将“小校小班”试点引入快车道,看到全校师生的精神风貌发生了可喜变化,他才真正松了口气。
周国辉是颍东区教育局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作为三里小学兼职副校长,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他力推关注每个学生的高效课堂。“周国辉听罢六年级语文教师上的《北京的春天》后,直言课堂气氛沉闷,看不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意识。”王国强向记者讲述了周国辉以身示范指导课改的情景,“看到这样的课堂,周国辉很焦急,作为数学教研员他当即决定以五年级学生为对象,同课异构,大胆地上一堂《北京的春天》示范课,在他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发言展示自我的机会,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几个学生在他的启发下都积极举手发言,这堂课每个学生都找到了自信,现场观摩的教师大开眼界,深受启迪。”
在周国辉的引领下,三里小学的课堂教学水平日见提高,教师王影执教的《校园红绿灯》综合实践观摩课,参加阜阳市观摩课堂教学得到了广泛好评。
潘姗姗,颍东区教育局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前不久挂职和庄小学副校长,她辛勤奔波于城市和乡村小学之间,精心指导学校课改,潘姗姗向记者坦言,挂职更要挂心,既然到这所学校了,就要全身心投入,在这里留下自己的脚印。
据了解,为保证“小校小班”试点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区教育局教研室全员参与,每所中心学校选派一名教研员到试点学校挂职教研副校长,“去得了,留得下,带得好,见成效”是对挂职副校长工作的总体要求。与此同时,由督导室牵头,组织督学对试点学校的工作成效和挂职蹲点人员的履职尽职情况开展过程性和阶段性评价。
乡村小学的快乐大课间 □特约记者 吴世杰/摄
求知若渴的乡村学生
□特约记者 吴世杰摄于颍东区乡村小学
和庄小学教师孙思茹对学生课后辅导
□特约记者 吴世杰/摄
领导感言
着力破解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难题
□阜阳市颍东区教育局党组成员、教研室主任 丁 虎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加快探索建立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机制和管理办法。根据调查,颍东区村小学学生数在150人以下的占近80%,班额在30人以下的占52.39%。这些“小校小班”在行政管理、教学方式等方面并没有发挥出“人数少,班额小”的优势和特点,反而出现学校管理松散、教学质量低下、教师职业倦怠等现象。
为破解这一难题,颍东区教育局于年初选取了四所学校开展试点,在学校管理方面:试行扁平化结构,倡导全员参与、民主管理、阳光公开、奖惩并用的方式,激发全校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主人翁的责任感,强化“学校荣辱 我的责任”的担当意识。在课程整合方面:尝试合班上课,除语文、数学、外语学科,其余学科,通过整合教材,尝试跨年级合班上课,解决教师不足和没时间参与教研活动的问题;探索联校走教或在线课堂,以及利用“班班通”设备,非英语(音乐)专业教师教英语(音乐)的探索,解决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在课堂教学方面:转变教学方式,发挥班额小的优势,做到“五个一”(每课设计一个活动化环节),每课一次个性化学习的机会,每课一次参与(发言,展示)的机会,每课一次有效性的激励评价(被关注)的机会,每天一次面批或一对一辅导的机会)。
为了保证试点成效,区教育局采取了挂职蹲点、教研跟进、督导评价等举措,加强了指导和督查。一批教研员到试点学校挂职教研副校长,具体指导试点工作。区教育局教研室不定期地对试点学校开展调研视导,通过听课、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试点情况,发现试点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研究,和试点校校长、教师一起探究解决的策略;定期召开现场会、观摩会、研讨会,通过微报告、现场观摩、课堂观察、交流研讨等方式,探索、交流学校管理、特色构建、课程整合、教学改革、学科教学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路径,及时推广试点学校和教师的典型经验。
通过一学期的实践证明,求新求变、定位精准的管理模式、课程模式、教学模式,激活了“小校小班”的一池春水。
下一步,我们将“小校小班”试点学校扩大到13所,覆盖到所有乡(镇)。并以13所试点学校为常务理事单位,适时成立颍东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共同体,形成“小校小班”提质增效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