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车轶事 品读《乡土中国》
08版: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239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11月2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239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品读《乡土中国》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中国农业大学 汪锦华 发布日期:2016-11-23 14:48:21

  寓住京都,冬日的一个周末,我捧读费孝通的社会学名著《乡土中国》(商务印书馆出版),在繁华的都市品读清新古朴的书章,如同潜入桃花源仙境,畅饮着心灵鸡汤,听一位长者讲述发生在乡村的故事。
  《乡土中国》仅五万多字,可谓“大家小书”,全书围绕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气息、话语体系、文化传承、人伦规矩、家族血缘、礼治模式等,写得细致入微,像是讲故事、拉家常,真真切切。《乡土中国》可以说给我们打开了认识中国农村的一扇大门。我的父亲出自乡土,因读书改变生活境遇,来到缤纷的城市。品读费孝通的著作,我品味着父辈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原生态。这是根植于心的情愫。费孝通在著作中回忆说,他初次出国时,奶妈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他的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对他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着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这是因为“土”是他们的命根。这不由得使我的思绪回到儿时读《左传》,公子重耳夷吾出奔,颠沛流离流亡近20载,在五鹿(今河南省境内)饥肠辘辘,向村民讨要食物,村民给一块泥土给他吃。好在随从子犯安慰曰:“天赐也。”重耳怀揣泥土,不仅是土地的眷念,更是对理想志愿孜孜以求的坚定信念。他就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晋文公。
  中国的乡土文化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有着博大的包容之心。乡村里的人有着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话语模式,诚如费老所言:“教员们见面时总在家长面前夸奖这些孩子们有种、聪明。这等于说教授们的孩子智力高。我对于这些恭维自然是私心窃喜。穷教授别的已经全被剥夺,但是我们还有别种人所望尘莫及的遗传。但是有一天,我在田野里看放学回来的小学生们捉蚱蜢,那些‘聪明’而有种的孩子,扑来扑去,屡扑屡失,而那些乡下孩子却反应灵敏,一扑一得。回到家来,刚才一点骄傲似乎又没有了着落。”在费老看来,乡下孩子在教室里认字认不过教授们的孩子,教授们的孩子在田野里捉蚱蜢捉不过乡下孩子,在意义上是相同的;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正如城里人没有见过乡下的世面;乡下人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用今天的话来解读,乡村生活和都市生活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模式,乡村思维和都市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乡村话语和都市话语是两种不同的话语模式。
  乡村,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村庄。乡下人纯朴好客,他们的圈子是街坊。这是由若干同宗同姓的家庭,组合成村落,生活相对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他们是血缘共同体,大多人同根同宗,不同宗的多少有点沾亲带故;他们是命运共同体,需要相互帮衬、相互补给,彼此关照、关联,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他们生于斯长于斯,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常态是终老是乡,在这里生活繁衍,谁都知道谁的小名。而与此相对应,城里人彼此冷漠,隔壁邻居姓啥名谁、在哪里工作,不得而知。用赵本山的小品中的一句话“想找个闹嗑的人都没有”,真可谓“熟悉的陌生人”。难怪不少进城的老人得了思乡病。
  费孝通的著作对乡土中国的一些弊端作了客观的评述。费孝通在多处蹲点发现,乡土中国的婚姻功能是“生育儿女”,不是爱情,是为了传宗接代。乡村也有世态炎凉,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中国人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礼治社会是乡土社会的特色。在乡土中国普遍重礼轻法,在礼和法的问题上,费孝通说,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看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乡下的后生犯了错甚至犯了法,托熟人帮助摆平了事是常有的。不过,现在看来,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一些负面的东西随着现代民主和法制社会的推进正在逐步改变。
  品读《乡土中国》,我掩卷而思:现代文明推进过程中如何保持乡土积极的文明成果,利用并学习乡村几千年积淀的治理方式,保护好18亿亩耕地红线,让乡村更美丽、更文明,这些是我们这代人应当思考和行动的课题。如今的乡土,半径在缩小,2.7亿的年壮农民栖息在城市的角落,留守在乡下的是大量的老人和孩子们,大量的村庄在消失。这是在走进文明,还是在消灭文化,我不得而知。“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和文明的摧残,难道还不让我们深思吗?我随父亲回到过皖南,到了西递宏村,到了呈坎江村,那里游人如织,他们似乎在寻找什么?是在追踪乡土,洗涤城市里的浊气,寻找心灵之梦吗?
  捧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从其字里行间,我品味出了他对乡土的一片深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洞悉和挚爱。联想当今,我要大声疾呼:留住乡土,留住根!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