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区:“一校一品”打造“课程3.0”范本 图片新闻 谢发茹:让“美”在课堂上飘扬
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239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11月2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239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蜀山区:“一校一品”打造“课程3.0”范本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特约记者 蔡竹平等 发布日期:2016-11-23 14:59:27

□特约记者  蔡竹平
  实 习 生  罗玉儿
  本报记者  程榕娟

  本报讯  11月14日上午,以“推进课程深度变革,提升学校课程品质”为主题的首届全国中小学品质课程研讨会正式开幕,来自浙江省、海南省、四川省、安徽省、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南京市、广东省深圳市等17个省市的一千四百余名课程专家、教科研人员、中小学校长以及一线教师等齐聚合肥市蜀山区,就“品质课程”展开热烈研讨,为“课程3.0”的改革创新出谋划策。
  近年来,蜀山区全力推进“品质课程”发展,制定、出台了《关于提升中小学课程品质的指导意见》,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框架,致力打造蜀山“课程3.0”教育范本。
  “当前,拼盘式、碎片化、大杂烩的课程改革普遍存在,提升课程品质是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据蜀山区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蜀山区率先探索综合素质评价,建立了涵盖学生品德发展、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框架,鼓励越来越多的学校探索校本课程。
  “我们希望将学科知识融入到校本课程中,让学生们在‘玩中学’”。该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该区将严格控制区域性“统测”,一年级至三年级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区域性文化学科“统测”,规范校内考试评价。同时,探索推广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进而形成多形式、人本化的学生发展评价机制,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养发展水平。 
  在课程建设实践中,蜀山区尤其注重构建聚焦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形成了区域推进课程建设的有效策略。先后成立了蜀山区教育体育局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蜀山区课程建设指导中心,制定、出台了区域课程管理文件《蜀山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
  今年11月出台了《关于提升中小学课程品质的指导意见》,不断完善课程制度建设与课程保障机制。在推进课程品质提升的过程中,立足于基层学校初期大量实践成果和区域推广期形成的校本课程开发经验,以“项目试点校试点先行,积累经验再区域整体推进”为思路。第50中学、西园新村小学、稻香村小学等16所学校为第一批课程建设项目试点学校。
  据了解,该区教育体育局于2015年10月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建立合作,启动了16所校本课程试点校工作,对课程项目学校课程规划进行案例诊断与分析,帮助学校认清自身课程建设薄弱环节,为学校课程后续建设指明发展方向。
  “通过专家团队的诊断与把脉,试点校进一步明晰了课程理念、课程内涵、课程逻辑。在专家的引领下,学校课程建设稳步推进,驶入课程开发‘快车道’。”该负责人介绍。在具体的实施中,该区学校课程建设以学校为基地,各校根据专家的指导意见确定校本课程目标,对学校及当地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进行认真研究分析,主要包括学校历史、校园文化、学校环境、教师能力、学生需求、所在地区教育资源和总体规划等,使得学校课程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思路与特色。
  目前,该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已呈现出“一校一品”的态势,如西园新村小学的“小天鹅课程”、稻香村小学的“稻香村课程”、习友路小学的“小脚印课程”、华府骏苑小学的“七彩虹课程”等,让学生们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快乐学习。
  放眼当前蜀山区中小学课堂,整体推进区域性学校课程建设已成为学校品质提升的重要载体。学校在课程开发时,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为不同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机会,让学校课程更有利于学生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