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做“最接地气”的高招宣传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6-11-23 15:04:07 |
淮南师范学院招生办公室科长李伟 对在座的高校而言,最为关心的是如何把好的生源、优秀的学生纳入到自己的学校。我觉得,怎样更好地做好招生宣传工作,除了加强学校的专业建设、内涵建设,对外宣传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信息快速传播的当下,不外乎实现招生宣传面和点的结合,所谓“面”的宣传就是通过现有的网络媒介宣传自己,充分展示学校,属于宏观宣传;所谓“点”的宣传就是实现高校和考生精确地一一对接,属于微观宣传。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李超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是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和省首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学校,目前有三个校区、45个高职专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和校际合作,在这欢迎广大中学校长和高校同仁来我校考察、指导。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欧汉生 安徽省与江苏省毗邻相连,一衣带水,自古就是一家。让更多的孩子通过教育立志成才、报效国家是两地百姓和广大教育界人士的共同愿景。近年来,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安徽青年报社为推动两省教育交流、服务院校与考生方面做了很多积极、有益的工作。在“百名校长进名校”和“在皖招生院校进中学”的活动中,常州工程学院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与受益者深切感受到安徽省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是指挥有力、目标明确的;安徽青年报社组织的活动是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广大院校和考生与家长接受的服务是热情周到、如沐春风的;报社、院校、考生和家长三方最后的结果都是共赢的,这样的活动,我校今后还要继续积极参加。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招生负责人管斌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江苏省会南京市东郊,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句容市。历经九十余年的传承,学院已发展成为以涉农专业为特色的多学科、综合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了以校本部为主体,江苏农博园、江苏茶博园相呼应的“一主两翼”校园格局。学院为全国首批国家示范高职院、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潜山县教育招生办公室主任储成杰 我担任县招生办主任7年,已连续参加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省教育招生考试研究会、安徽青年报社组织的高校招生宣传工作会议四次。身临其境,感受最为深刻的就是如何做好服务工作。也许比较保守一点的县级招生办公室主任不太热衷于这类活动,但作为有点激情和情怀的招生办公室主任却认为这是一个学习服务本领和提升服务水平的良好机会。
会场上济济一堂
今年的高校招生宣传研讨会是第六届了,其规模越来越大,效果也越来越好。我要为安徽青年报社长期奉行的公益与奉献、坚守与创新击节点赞。事实已证明,由安徽青年报社组织并推出的系列活动真的很有效,难能可贵。 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也是刚刚接触到招生工作,但通过这两天的接触,我还是很认可贵报开展的这些活动的,今后有这样的机会,我尽量给予支持。考虑到我们学校的名称和地理位置不是太好,在考生和学生家长中的知晓度不够,日后会加大宣传。我们学校办学历史悠久、专业优势明显,欢迎广大考生报考。 我们学校过去和其他一些公司合作过,但多是民办的,逐利成分很大。去年和安徽青年报社合作后,感觉差距还是很大的,尤其是贵报所秉承的公益、权威、品牌三大理念,给我们带来看得见的实效。现在高校招生形势很严峻,尤其是对于我们这样新升格的学校,不适应形势是不行的。无论是酒香,或是不香,都是赚吆喝,光靠自己是不够的。 第一次来,感觉这个平台很好。最感兴趣的是“招生海报进中学校园”活动,这省去了我们很大的精力,很简洁,很公平,很有效。我们要参加。 招生,招生,普度众生,这份工作是功德无量的。20年的招生工作让我收获满满。新形势下,深感压力倍增,尤其是互联网思维改变了整个招生工作的生态,除了要加强宣传之外,要抓办学质量、抓专业内涵建设、抓就业服务、抓各种关系的处理,其中与安徽青年报社的合作让我们收获很大。 每年都来,每年都有新收获。要活着,要活得有质量,一定要与安徽青年报社合作,建议高校招生研讨会一年多开几次,可以开到中学去,也可以开到高校去。 以前,我们学校的招生重心放在中专这一块,招生进班级,跟班主任都处得很熟,但现在形势变了,需要高校下到中学,学院很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今后会积极走出去,加强对外宣传、交流。 我们已经连续好多年都参加了安徽青年报社组织开展的咨询会进校园活动,今年规模是最大的,去了有七八十所高校,有两千两百多名考生报名。我们从县招生办公室到中学校长都很重视,下文件,发通知,做培训,一所学校一所学校地跑,结果都很好。我发现那些招的不错的高校基本上都是每年都来的,那些今年招到三五个,明年就不来的高校,那肯定是不长久的,所以我们欢迎在座的高校多来太和县看看、走走。 我对安徽青年报社组织的高校招生咨询会进中学校园活动印象深刻,高校与考生、家长面对面交流,场面热烈,考生和家长渴求而来,满意而去。参与的高校有特色、有信誉、有影响,它不仅增强了招生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也突出了招生宣传的真实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并实现了高校接地气、考生有底气、招生树正气。我建议今后来的高校在就业上增加一些针对性的宣传,我们农村的孩子们更重视将来的就业。 我们学校是一所地处农村的中学,全校60%以上的学生都将进入高职院校,但是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了“考生不能上理想的高校”,究其原因,更多的是相互间的不交流、不了解,安徽青年报社组织的高校进中学校园高招咨询会恰恰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它让合适的学生上合适的高校,实现了高校、中学、考生的三方共赢,效果非常好。 对于很多像我们这样的学校,不少学生升本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如果志愿填得好,还是可以去一所不错的高校。安徽青年报社组织的高招咨询会进校园活动就很好,一所学校一所学校地进,高校与考生面对面交流、指导,让考生对高职院校有了更深的了解。在今年的分类招生中,我们大部分学生都走得很好,上了心仪的大学,这其中少不了咨询会的功劳。 与会代表认真听讲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