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称赞”开始阅读教学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建设的深度融合 音乐教学助力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留守未成年人搭建家校沟通桥梁
14版: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23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11月16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235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为留守未成年人搭建家校沟通桥梁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含山县环峰第四小学 季道祥 发布日期:2016-11-16 13:50:3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留守孩子逐年增多,由于缺少监管,部分孩子的教育出现父母想管管不到,爷爷奶奶想管管不了,老师想管得不到配合等诸多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显现,这种现象给我们教育部门提出新的课题。面对当前这种现状如何创新互动模式,搭建家校沟通桥梁是探索有效教育方法的突破口,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唤醒家长重视,牵手家长互动
    目前在家校沟通上存在三个方面误区:一是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交到学校就是学校的事情;二是部分教师认为只有当学生犯错时才需要和家长沟通;三是部分家长认为教师与家长沟通肯定是小孩在学校犯了错。家长重智轻德轻能现象普遍存在,对家校互动配合更是忽视,有的家庭出现5+2=0的现象。因此,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与孩子同学习、共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主动配合学校、老师的工作,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对老师反映的问题要引起重视,及时帮助孩子弥补不足。学校要成立家长学校,通过开展教育知识讲座、优秀家长报告会、家长开放日、文艺汇演、趣味运动会等形式来唤醒家长,使他们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家校互动配合教育的必要性,对那些家庭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以及综合素质不高的家长,老师要主动与家长沟通,唤醒他们,牵手家长与学校老师互动,并根据家长反馈情况进行分析,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活动。
    二、创新沟通模式,达到教育合力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配合好就会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配合不好就会出现各自为政、缺少向心力、南辕北辙的现象。今年学校为此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将平时的家长会改在春节前后进行,平时与父母的交流采用发挥网络优势建起班级QQ群或微信群,要求教师定期将班级情况在群里公布,孩子的个案情况单独在群里与父母交流,父母通过班级群交流就能第一时间掌握孩子在校的表现与学习情况。每天放学前,老师都通过群公布相关信息,对于学生不懂的问题或没听清的作业及时在群里与家长分享,其中最能吸引家长的就是班主任将每天表现进步的学生在群里向家长报喜,家长特别开心与期待,每天都要定时打开观察。家长也可以将想法和建议通过平台反馈给学校,从而畅通了家校间的沟通渠道,同时也为家长打开了反映问题的大门。
    三、管理运用平台,促进互动效果
    那么作为学校管理者,既要善于构建平台,又要善于管理和打造平台。为了使活动有序进行,学校开学初就专门召开专题会议,就此项工作的实施、运用、更新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了专门指导培训,并把这项工作纳入班级管理考核之中。同时学校通过短信平台告知家长,互动交流的必要性及如何互动交流操作,使家长对学校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家长成为“家长学校”舞台上的“主角”,从而实现资源共享最优化,教育合力最大化,使创建的平台能够成为代表学校的一面旗帜。
    古语云:“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这便是交流的魔力。交流产生理解和信任,只有家校之间密切交流、有效沟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凝聚教育合力,共促孩子的健康成长。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