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首届26对“1+4”互惠教育研究共同体成功组建 图片新闻 迎江区:“全课程”岗位培训助力新教师幸福起跑 亳州市:“无校籍管理”入选全国优秀工作案例 新闻速递
13版:区域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21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215期  下一期
亳州市:“无校籍管理”入选全国优秀工作案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特约通讯员 张秀礼 李 强 发布日期:2016-10-12 14:02:55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全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优秀工作案例。亳州市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因推进有力、工作扎实、成效明显,成功入选成为全国20个优秀工作案例之一。
    2016年初,亳州市以市政府名义下发了《关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实施意见》,启动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工作。《意见》提出,要以“促进发展、统筹兼顾、科学有序、竞争上岗”为实施原则,兼顾学校岗位和人员结构、学校个性发展与优质均衡、全局需要与个人意愿,通过岗位聘用和轮岗交流,加强学校岗位管理,优化教师结构,逐步完善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用人制度,促进全市教师合理流动,推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
    亳州市教育局作为此项改革的牵头单位,加强专题调研,努力争取市领导支持,加强协调,指导各县区同步推进。全市教育部门以“无校籍管理”改革为抓手,进一步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师轮岗交流,合理配置师资力量,促进农村学校提升办学质量,加快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截至日前,亳州市已交流轮岗校长及教师2449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