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首届26对“1+4”互惠教育研究共同体成功组建 图片新闻 迎江区:“全课程”岗位培训助力新教师幸福起跑 亳州市:“无校籍管理”入选全国优秀工作案例 新闻速递
13版:区域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21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215期  下一期
马鞍山:首届26对“1+4”互惠教育研究共同体成功组建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特约通讯员 柴家峰 刘决生 发布日期:2016-10-12 14:01:44

    9月27日上午,马鞍山市首届“1+4”(城区优质学校+含山县、和县、当涂县和博望区学校)互惠教育研究共同体成立大会在该市第八中学东校区报告厅成功召开。马鞍山市各县、区教育局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教研室主任、26个教育研究共同体学校校长(或分管校长)、教科室(或教导处)主任及市教科院全体教研员共有350余人参与了此次会议。大会由马鞍市教育局副局长徐良主持。
    会上,马鞍山市教育局局长杨才余从市教育局组建互惠教育研究共同体的初衷、互惠教育研究共同体如何开展研究活动、如何为互惠教育研究共同体提供保障等三个角度对全体会议代表提出了具体要求。据了解,本次马鞍山市组建了26个城乡互惠教育研究共同体,覆盖面极广,涉及到城区与各区县共134所中小学、幼儿园。在共同体成立大会上,市教科院院长张先义宣读了马鞍山市首届“1+4”互惠教育研究共同体名单;市教科院副院长梅立新解读了马鞍山市首届“1+4”互惠教育研究共同体协议;四村小学共同体的5所学校作为代表在会场现场签约;市八中和含山县运漕中学代表所有共同体作了表态性发言。
    据悉,马鞍山市首届“1+4”互惠教育研究共同体的组建,是该市基础教育领域的一项创新举措。共同体将在课堂教学、课题研究、课程开发、教师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教育管理等宽领域开展合作,将在教学研讨、科研指导、校本教研、成果发布、师徒结对、校园文化分享等方面进行全方位交流。有利于拓宽城乡学校互动合作的领域、丰富联动开放的形式、深化分享交流的内涵,将在更大的城乡范围组织更多的城乡教师参与到内容更加丰富的教科研合作交流中。将对提高城乡教科研水平、推动城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产生积极作用。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