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宿州市第18小学成功推行在线教育
简介:宿州市第18小学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金海大道,学校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正规的教育,注重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获得主动、充分、和谐的发展。为提升环境的以“雅”育“雅”主题,凸显校园景观课程化的理念,学校在校园内因地制宜建成了具有特色的静雅文化区、童雅长廊、雅行景墙、博雅广场等景观,将国学、蒙学、国粹等内容图文并茂地陈列其中。使师生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地传承民族文化精华,提高文化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学校现代化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教育部《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明确指出:“应加大教育信息化培训和典型示范推广力度,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利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模式、改进教学管理的智慧校园应用。”宿州市第18小学紧跟国家教育信息化方针政策,积极探索了智慧校园建设。
探寻教育信息化 设立实验班
从2015年开始,宿州第18小学积极进行智慧校园建设,为了加快实现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步伐,成功在去年加入了全国校园多维信息化联盟,实现了与联盟校进行合作,开展互动。2016开学伊始,该校开始全面使用先进教育信息化平台——班海。
该校校长李高接受采访时透露,“5月份我们学校在宿州地区,率先设立教育信息化实验班,对选定的实验班级进行在线作业、家校联系、在线答疑、大数据分析等的信息化改造。”
与此同时,李高也进一步指出,教育信息化不能替代传统教学,学校以及老师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对现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所以,在不改变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学校希望能利用信息技术给教学提供数据支持,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当周问题当周解决 提高成绩
据了解,该校使用的班海平台拥有同步精品作业、海量的课件教案资源、方便快捷的家校联系等优质功能,很好地解决了目前该校老师面临的一系列传统教育教学方法无法拓展的问题。
“以前留作业,我们是纸质作业。这些作业我们老师批改需要占据大量的时间,但是对于作业的分析一般都是靠印象,班里面孩子错在哪,大致有一个感觉,但是每个学生到底是哪里出错了,还是需要一个一个看。”教育信息化实验班班主任闵艳介绍说,“现在我们班使用班海上的精品作业或者我们老师自己在班海的组作业,客观题班海平台自动批改,主观题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在线批改,这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同时,更好的一点是大数据的分析,尤其是学生错题的分析。我们能非常快地看到哪个题错的多,哪个孩子错的,错在哪。这样的教学反馈太直观了,对于我们教育计划的实施和调整有非常好的指导意义!”
记者进一步从班海平台负责人卢晨处了解到,班海平台可以随时随地布置作业,随时随地提交作业,随时随地批改作业,客观题自动批改,自动生成错题分析。同时,为了帮助学生们主动地解决薄弱环节,巩固知识点,班海平台每天都有免费的在线错题讲解课程,这一特色课程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常规教学过程无法快速解决学生问题和老师时间有限的缺陷。据了解,对于学生的错题,很多教师以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而现在在班海平台上实现了不同的老师帮助辅导不同的孩子,这就相当于学生由以前的等待一个老师辅导,变成随时选择多个老师共同辅导。一个错题,从以前的讲解一次,变成现在的讲解多次,反复强化,反复解决,反复训练。当周问题当周解决,这种高效率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随时监督协助学习 赢得信任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和推动,在宿州第18小学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智慧校园的伊始,也预料到肯定会有一些不理解和质疑的声音。比如会不会有一些家长在学校推行鼓励孩子使用班海平台的过程中不主动配合,会不会真的发生一些孩子过度使用电脑和手机的情况。
果然,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确实有家长在学校推行班海平台的初期表示比较担忧,六年级3班杨菁同学的家长就跟记者说道,刚开始用的时候,确实担心,毕竟孩子没有自控力,担心每天依赖手机、电脑,渐渐地就会忘了学习的初衷,最终影响学习,得不偿失。但是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尤其是大部分家长发现孩子用手机和电脑是为了学习,而且家长也能及时接收到老师布置作业的信息、孩子作业进度、孩子问问题的情况、孩子的错题分析这些与孩子息息相关的重要信息,家长们都为班海平台竖起了大拇指!家长们纷纷表示,以前对孩子的了解根本没有这么全面,而且孩子的错题,尤其是家长们无法协助解决的问题,最为头疼,现在隔天就有老师在晚上讲解,及时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家长能随时随地地监督孩子了,同时也完全相信了这一新技术。
在采访接近尾声时,校长李高表示,“通过班海平台的使用和教育信息化实验班级的设立,我们希望通过班级试点,以点带面,找到适合我们宿州第18小学的教育信息化改造之路,建设与我们教学实际相结合的更加实用的智慧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