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颗童心在关爱中成长 提高认识 丰富活动
10版:肥西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21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215期  下一期
提高认识 丰富活动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苏锐 姚勇 发布日期:2016-10-12 13:56:05

——记肥西县上派学区中心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肥西县上派学区中心学校位于肥西县城关镇青年中路,由创办于1948年冬的“上派乡学”沿革而来。历经60年的风风雨雨,几经离合,经过几代教育工作者的薪火相传,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为有60个教学班,学生4000余人,教职工近200人的合肥市特色学校,学校先后获得“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合肥市平安校园”、“合肥市语言文字工作示范学校”、“合肥市特色学校”、“合肥市绿色学校”、“合肥市文明单位”、“安徽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学校坚持德育为先、五育并举,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引领作用,扎扎实实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系列实践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得到了上级领导、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领导重视 建立工作长效机制
    学校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以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制度,创建一支业务精良、素质优良、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小公民为目的。意在通过各种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动,推进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学校成立了德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张宁校长任组长,几位副校长任副组长,二级机构负责人为成员,分管校长具体抓。领导组定期召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专题会议,专题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规划、部署、实施等重要议题,布置、检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以及时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学校工作计划,摆上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专门的日常工作机构,负责此项工作的日常管理,充分发挥少先大队部的主阵地作用。做到有规划部署,有经费投入,有工作人员,有办公场所,持之以恒地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活动。
贯彻教育方针 力求工作实效性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德育为首,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学校于2015年4月获得第十三届“合肥市文明单位”光荣称号、于2015年5月获“合肥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系列教育活动,2015年以来学校围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开展了如下系列教育活动:
    3月份在全学区认真开展了“学雷锋 树新风”活动,各校均有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及工作总结,各校(园)“学雷锋 树新风”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并且将相关资料上传至市文明委。
    4月份在菁菁小学成功举办上派学区中心学校“道德讲堂”活动。
    5月初顺利进行了700人整建制出行、为期2天1夜的“无锡 苏州”研学旅活动,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独立自主生活的能力,并开展了相关的后续活动。
    在全学区各校(园)的配合支持下,6月1日在学校学生剧场隆重举行第五届校园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暨“六一”文艺汇演。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节目精彩纷呈,收到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通过以上一系列德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引领广大学生从小培养良好品质,树立远大理想,爱党爱国爱人民,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取得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供人力保障
    学校地处县城繁华地段,社会关注度高,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学校办学行为是否规范,师德建设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也是检验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和民主监督意识。要求每位教师签定《师德建设承诺书》,严格约束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做到文明守纪,身正为范,学高为师。
    近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学校办学行为的规范化建设。为此,该校积极出台相关规定,加强教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严格规范学校的收费行为,严禁教师办补习班、推荐购买使用教辅资料等行为。近年来学校未发生一例违法违纪行为,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也给广大学生树立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