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十二五”期间,我县素质教育持续推进,狠抓课程开设,落实课程计划,体艺、实践课程得到加强。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大课间活动、校园文体活动广泛开展,校园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以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好少年”、“美少年”评比,文明创建、道德讲堂及乡村少年宫建设为载体,丰富德育内容,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倡导引导特色办学,无为中学的科技创新,第二中学的手球运动,第三中学的摔跤、柔道运动和美术教育,实验小学的艺术教育,杏花泉小学的科普教育等,有声有色,硕果累累。据不完全统计,有42人次在市级以上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
当然,狠抓素质教育,不代表我们就放松了课堂教学,恰恰相反,它俩是相辅相成的。从一系列的数据来看,五年来,我县的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攀升。2010年高考,全县二本以上达线2022人,达线率23.65%;至2015年,在二坝、汤沟、白茆三镇及二坝职业中学、汤沟中学、六洲中学划出,生源基数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全县二本以上达线2965人,达线率34.59%。同样,中学学科竞赛成绩突出,有540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
教师队伍建设曾获四部委认可
本报记者: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些年,贵县一直下大力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其中一些具体的举措的确可圈可点。您给大家具体介绍下。
伍小平:教育要想发展,先要发展人,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些年,我们先后进行了用人制度的一系列改革,建立了教师交流轮岗制度。部分新聘教师实行“无校籍管理”。局机关股室正职任职五年、中心学校校长任满两届(10年)以上全部实行轮岗。创新办法化解历史遗留的代课教师问题,通过采取统一工资标准和发放途径、招考优秀代课教师入编、对自愿离岗代课教师进行补偿、补办15年养老保险等办法,将代课教师从1219人降到223人。2013年6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等四部委到我县调研代课教师工作,充分肯定了我县的做法。
我县目前的教师队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结构性缺编等,我们根据全县教育发展和师资余缺情况,不断补充新教师,特别是要出台优惠政策,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吸引高素质人才到我县任教。同时,将扩大教师交流范围。目前,我县教师交流主要在城乡学校之间、同乡镇学校之间进行,今后努力推进教师在乡镇间交流,不但超编乡镇教师交流到缺编乡镇,也可根据结构性缺编需要,超编乡镇与超编乡镇、缺编乡镇与缺编乡镇之间也可进行教师交流,合理调剂编制余缺。
今后,我县将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将均衡发展与特色发展、教育均衡与资源优化有效衔接起来,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在均衡的基础上优质发展、特色发展,擦亮教育强县的金字招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打造教育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