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文化的校园魅力
03版: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21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215期  下一期
东坡文化的校园魅力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杨益军等 发布日期:2016-10-12 13:40:15

颍州区办人民满意教育系列报道之一

□本报记者  杨益军
  特约记者  杨子荣  刘银燕

  2015年金秋十月,在江苏省宜兴市举行的第三届全国“东坡学校”与东坡文化交流活动期间,阜阳市六纺小学校长蒋月洲应邀作了《东坡好课堂,传承文化智慧扬》大会经验介绍,赢得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他通过大屏幕展示的阜纺小学丰富多彩的东坡文化活动,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与此同时,蒋月洲撰写的教案《寻找美丽足迹,感悟语言魅力“题西林壁”》获“东坡好课堂”宜兴教学论坛教学设计一等奖。一些对阜纺小学东坡文化建设产生浓厚兴趣的与会代表在会议期间主动和蒋月洲及同行的办公室主任姜伦交流取经,苏学专家、苏轼后裔苏慎欣然挥毫为阜纺小学题词留念。全国四所学校被大会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中国苏东坡研究学会、华夏苏东坡文化传播中心授予首批全国“传承东坡文化特色学校”,阜纺小学成为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
  该校的东坡文化特色本报记者并不陌生,在2015年本报举办的全国名师小学智慧课堂高端培训活动期间,配合全国名师随堂上课的该校学生在课前齐声献唱的校歌《苏韵芳菲》,优美的歌词和美妙的旋律给坐在台下的千余名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随着该校师生在诸多场合进行的校歌展演,《苏韵芳菲》已成为该校特有的文化符号。
  作为阜阳市学科带头人、教坛新星、“十佳德育工作者”,蒋月洲在北城小学担任副校长期间辅导的节目曾获全省经典诵读一等奖,他深知经典诵读的力量。如今,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在阜纺小学开展得有声有色,每周例行的升国旗仪式上,师生齐声诵读东坡诗词,声音回荡在校园上空,学生晨读、午诵、暮醒国学经典已成为该校一道别致的文化风景,国学经典进校园如春风化雨,学生悟精髓、扬美德,在潜移默化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开设东坡文化校本课程,让东坡文化进课堂。该校注重将东坡文化有效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引导学生赏东坡、学东坡,让每个学生时时处处接受东坡文化的熏陶。在蒋月洲看来,经典诵读进课堂大有可为:学生置身于“东坡好课堂”,主动、积极、快乐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应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主旋律。由学校编印的校本教材《苏东坡颍州故事》注音连环画,图文并茂,深受学生喜爱。该校教师姜伦、俞红在全国“东坡学校”与东坡文化交流活动期间分别执教的《穿越千年时空,走进东坡“市长”》、《苏轼与颍州西湖》公开课,既展示了浓浓的东坡文化元素,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引发众多与会人员的共鸣和充分肯定,堪称东坡文化校本教材的经典课例。
  前不久,该校开展以“东坡文化”为主题的教研活动,邀请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周鹏点评,由教师杨晴、明媚分别执教的《东坡诗词东坡情》、《东坡畅明月》,师生教学相长,上下互动,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极大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围绕东坡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已成为该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常态。该校创办的《东坡文化报》真实记录了该校开展东坡文化建设的历程,打开这张编印精美的彩色校报,记者看到近几年该校围绕东坡文化进课堂举办的系列活动:首届“诵东坡诗词”、“讲东坡故事”比赛,在全校营造了学习、研究东坡诗词的浓厚氛围;设立东坡文化班,将东坡文化用经过装裱的阜阳剪纸挂在教室内供学生欣赏;开设东坡文化大讲堂,邀请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阜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华东举办专题讲座;举行东坡绘画比赛、手抄报比赛、节目表演等,引领师生“读东坡诗文,重品行修养”。丰富多彩的东坡文化进校园活动为正在开展的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提供了范例,阜阳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和一批本土文化研究学者李兴武、陆志成等前往该校调研,对该校大力开展东坡文化进校园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赞赏。
  “自2013年启动‘东坡文化示范校’创建活动以来,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创建工作,伴随教育优先发展的时代节拍,学校因此赢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蒋月洲对本报记者说,“区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吕维钦多次听取汇报并着力为创建‘东坡文化特色学校’营造良好环境,学校硬件设施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
  本报记者到该校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坡雕像和160米文化长廊,操场周围的文化墙和东坡教学楼的廊道上有绘制精美的东城故事和经典诗词,彰显出浓浓的东坡文化气息。据该校副校长、省特级教师韩全红介绍,几年来,该校修建了260米环形塑胶跑道,投入50万元对教学楼的地面、廊道、墙面进行了统一改造,按标准配置了音乐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卫生室、电教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室,更换了1400多套学生桌凳,配置了45台教师办公电脑,通过政府采购图书2万册,拆除了12间危旧平房,增加了1000平方米学生活动场地,对校园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栽植花草树木,校园里一派生机。
  据了解,阜阳市颍州区委、区政府对该校创建全国“传承东坡文化特色学校”给予了全方位支持,大力强化了该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批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为该校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阜纺小学已实现华丽转身,学校继获首批全国“传承东坡文化特色学校”之后,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如今这所弥漫东坡文化独特人文气息的学校在阜阳市声威日隆,已成为众多家长心中的优质学校。

 学少先队员在升旗仪式上
 本报记者摄于阜纺小学校园


重教感言
释放本土文化的正能量

□阜阳市颍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高  超

    苏东坡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也是受人尊敬的政治家,他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据文献记载,苏东坡在颍州期间曾留下昭灵宫、三闸、苏堤、芦花湄、清颍亭、会老堂等遗址。颍州作为苏东坡曾经为官执政的地方,他不仅在这里留下了大量诗词,而且“勤奋博学,乐观豁达,清正廉洁,仁爱亲民”的东坡精神广为传颂,得天独厚的东坡文化资源为阜纺小学创建“东坡文化示范校”提供了厚重的支撑。
 引地方历史名人之泉,灌校园文化建设之花。地域文化中的历史人文对推动学校文化建设个性化有着天然的资源优势,地方本土文化是一个地方最鲜活、最具生命力的人文资源,是对青少年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宝贵教育素材。东坡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东坡文化是一种勤勉文化,它启迪人勤勉劳作,奋力建树;东坡文化是一种乐观文化,它启迪人乐观豁达,笑对人生;东坡文化是一种清廉文化,它引领人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荣辱观;东坡文化是一种仁爱文化,它引领人崇尚和谐超然、与人为善的处世之道。阜纺小学创建“东坡文化示范校”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校园文化扎根于肥沃的地方本土文化土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视察时指出:“要把古代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阜纺小学把东坡诗词等国学经典作为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本土文化的德育资源,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载体,让本土文化资源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源头活水,大大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阜纺小学以创建“东坡文化示范校”为契机,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浸润书香雅气,涵养人文情怀,启迪师生智慧,提高师生修养,进一步优化了学校管理,丰富了学校内涵,提升了学校品位,东坡文化已成为阜纺小学创建特色校园的一泓清泉,东坡文化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正彰显出越来越多的优势。


 快乐的阜纺小学孩子们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