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学在包河,让教师幸福起来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晓 风 发布日期:2016-10-02 18:04:09 |
本报专访合肥市包河区教体局局长陈雪梅
包河区地处合肥市中心,素有“包公故里,滨湖新区”的美誉,在全国百强区中排名第56名,是名副其实的“安徽第一城区”。 2015年,全区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区委书记宁波说道:“‘学在包河’是包河事业发展的一块‘金字招牌’,重视、支持教育发展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和一贯做法。我们要把教育放在心上、摆在突出位置,竭尽全力让‘全省教育第一强区’的地位更加光彩夺目,让‘学在包河’的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十二五以来,包河区坚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的区域教育核心价值理念,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先后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先进单位、省教育强区、省“两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学在包河”已经成为全区社会事业最响亮的品牌。 “重要的教育资源不是楼房,不是课桌,是教师。只有让教师幸福起来,我们的孩子才能幸福、健康地成长。”区委书记宁波如是说。 第32个教师节前夕,本报记者专访了合肥市包河区教体局局长陈雪梅。 记者:2013年,包河区以全省总分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国家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评估,成为“安徽教育第一强区”,随之包河教育开始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的推进,包河教育人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 陈雪梅: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这些年来,包河区教体局秉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的核心教育理念,致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我们依托46中、48中、实验学校、师范附小、屯溪路小学等名校兴办10余所分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辐射。2016年,成立了合肥市屯溪路小学等6个教育集团,保障老城区学校优质均衡,新建学校高起点起步;成立南园学校学区联盟,实现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无缝对接;成立艺体教师服务中心、外籍教师服务中心和校外专家指导中心,选调优秀音乐、美术、体育和英语教师实行“走校支教”,解决了偏远薄弱学校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聘请了十余名外籍教师任教,九十余位专业演员、非遗传人成为学生社团的指导专家。教育均衡之花绽放包河大地,2015年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问金葡萄小学,这所农村小学的优质发展受到默克尔总理的高度赞赏,金葡萄小学只是包河区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从基本均衡优质均衡的推进,教师的幸福指数在提升,同时也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一个体现。 记者:2015年,包河区在全省率先成立合肥师范附小等6大教育集团和南园学区联盟,覆盖了全区65%的学校和师资力量。在这个资源整合的大环境中,优质师资的进一步盘活和充实就显得格外重要,区教育局是如何强化教师人才保障? 陈雪梅:教育兴衰系于教师,这句话都明白,关键是怎么推进。近5年来,1700余名优秀教师充实到包河区师资队伍中,4000多名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追求卓越的教师队伍支撑起包河教育的辉煌大厦。区委、区政府全力支持区教体局实施名校长、名优班主任、名师“三名”工程,有5位名校长在北师大举办了办学实践研讨会。成立包河区特级教师艺友会,通过创新机制、专家引领、搭建平台等多种形式,有效促进了校长、班主任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人才保障靠机制,近些年来,区教育局健全教师补充机制,通过统一招聘、绿色通道、接收免费师范生、引进特殊人才等途径补充优秀教师,满足教育需求。通过实施“中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好的机制保障才是源头活水,才能聚集一大批优秀教师人才,才能引领全省的品牌教育。 记者:教体局编写的的《名师是怎样炼成的》一书让我们意识到培养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是迈向后均衡时代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名师工作室现已然成为包河区教育的一张亮眼的名片,打造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包河区如何充分发挥区内名特优教师示范引领作用,让名师工作室品牌做大做强? 陈雪梅:名师所发挥的引路作用不可估量,也是在此基础上,我们形成模式。区教研室统一部署,创建名校长和名师工作室网站,开通名校长、名师论坛和专题网页,开展名校长和名师影子培养工程,为叶传平、张红等多位名校长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名校长办学实践研讨会,为广大名优教师和普通教师搭建了互相交流研讨、共同成长的平台,切实发挥了名师、名校长引领示范作用。2015年3月起,名师工作室中省市名师和骨干教师积极在包河区教育科研平台中开设“名师在线”辅导和答疑工作,定期为全区中小学生在线授课,接受学生答疑,路文艳、胡冬梅、陈小勤等特级教师带头授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发挥现代化技术手段,建设特色课程,实现“名师在线”授课与答疑的常态化应用。我们依托包河智慧教育云中的“名师在线”平台,2015年,全区中小学8个学科名师工作室试点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名师在线答疑”。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经过多次优化,包河区“名师在线”特色课程全面开课,进入全面试运行,全区中小学21个名师工作室提供了38门特色课程供全区中小学生选学。 汇集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为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提供便利,具有包河特色的智慧教育云平台,实现教育管理数据联通、共享,实现我们的大教育。 记者:区委书记宁波在2015年教师节的讲话中提到了“让老师幸福起来”的目标,陈局长,在您看来,怎样提升教师的幸福感? 陈雪梅:教师的幸福感首先是职业的幸福感提升。全区每年举办校长高级研修班、安排学校副校级干部到上海、南京等优质学校挂职锻炼,提升校长队伍专业化水平。开展教育管理人员、骨干教师、班主任、新入职教师等各类教师培训。2013年起,每年启动为期一年的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建立健全校长和教师交流机制,每年交流人数超过10%。 全区各级各部门非 区委书记宁波要求我们教师做四种人:信念坚定的人,道德高尚的人,学识厚实的人和爱生如子的人。好老师的眼神应该是慈爱、友善、温情的,透着智慧、透着真情。好老师应该爱教育、爱学生,具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的品质,用欣赏增强学生的自信,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成为“陪读生”,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所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 这种幸福感会彼此感应,相互传递。 艺体教师服务中心教师在远郊学校教授舞蹈 名师在线课堂学习 校外专家指导中心教师指导皮影戏 外籍教师在授课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