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老汉扎根安徽讲台 门前春带雨桃李芬芳 心上梦生花幸福满满
B06版:节日的礼赞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21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10月02日  星期日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212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本版导航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德国老汉扎根安徽讲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合肥学院大学生记者 王昊汭 发布日期:2016-10-02 17:33:51

          沃尔夫冈·比勒(Wolfgang Buhler),1946614日出生于德国Wesermunde县,199410月就读于哥根廷维尔纳学校护理专业并获硕士学位。1996年至1998年间曾在库克斯港Seehospital der Nordheim-Stiftuing医院负责电子数据处理和质量保障工作。2003年受邀来中国,在合肥学院任德语教师,2004年调职到安徽建筑大学任德语教师。2009年至今,他重返合肥学院担任中德合作专业德语教师。

14年前,他放下德国的优厚待遇,漂洋过海到中国,扎根在第二故乡——合肥。身为德语教师,他不仅仅只把学生的德语教好,他会告诉学生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益的,诠释了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的真理,培育出一批又一批跨国学习的芬芳桃李。在教学上做事严谨,一丝不苟,生活中却是个可爱的外国爷爷。时光荏苒,星光无言,在合肥市一呆就是10年,把对合肥的热爱全部献给自己的学生。他就是合肥学院中德合作专业德语教师比勒。上过他课的学生们都说,比勒老师上课的方式与众不同,我们非常喜欢他,虽然我们现在没去德国学习,但是在比勒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对德国这一异域文化了解得很多,并且对德国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比勒对合肥有着浓烈的情感与依赖,就像在德国一样,每年都会专门去合肥市血站献血。在他心中,献血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对一个国家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公益不分国籍,帮助别人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

 

为师感言

这里就是我的家,我爱这里的一切。比勒认为中国学生与德国学生各有特性,中国学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上课认真听讲,细心地做笔记;德国学生相对比较活跃,在课堂上一般都是分组讨论,合作完成学习目标。希望中国学生能大胆发言,勇于表现自己。

如果我不爱这里,我是不会在这里呆这么长时间。当我接到来中国合肥教书的邀请时,我是怀着对中国的无限向往来的。中国的春节就像德国的圣诞节一样,不仅能感受到家人团聚的温馨,也能被节日欢乐的气氛所感染,不知不觉中真的就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