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学困生转化策略 朗读让课堂更精彩 帮助学生由厌学到乐学数学
14版: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21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09月28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210期   下一期
朗读让课堂更精彩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潜山县古井中心小学 李春林 卢静华 发布日期:2016-09-28 22:12:41

    这些年,我一直担任低年级的班主任,并教学语文学科。多年教学经验让我知道,低年级的班主任语文老师责任大,任务重,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低年级的朗读教学。朗读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由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活动,是语感形成的必由之路。朗读要求吐字清晰,流畅自然,节奏鲜明,富有情感。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最实用的方法。下面,我就说说朗读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经常朗读有益于锻炼学生的口表能力
    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生活经验少,理解能力又不够,朗读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朗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老师的悉心指导与点拨,并按字、词、句的顺序从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打好朗读基础。同时对学生的朗读还要进行智慧的评价,既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朗读中的不足之处,也要让他们意识到我也可以读,我有胆量读,我可以读给同学们听,读给老师听,自己的朗读能够给同学们带来愉悦。从而有了自信,以后会更加的想说、想读,更愿意用这种形式敞开心扉展示自我。学生的口表能力和思维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得到锻炼提升。
    二、经常朗读有益于加强记忆
    自古以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被称为读书的一剂良方,实践也充分证明了朗读对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年级学生入学不久,他们的认知还比较浅薄,对于句子的剖析,文章的理解无从下手。此时倒不如老师带领学生运用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朗读,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乐于读,喜欢读,于融会贯通中,文章重要的语句与段落也自然能记得差不多了。大声朗读,可以使大脑处于极度兴奋状态,再者大声读需要集中精力,大脑处于“排空”状态,本身就有利于记忆。
    三、经常朗读有益于拓宽视野
    一年级学生还处于学习的起步阶段,对什么都感到好奇。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个特点,鼓励学生自己去朗读,自己去探求,学会提问并能积极的解决问题……只有让学生自己朗读,才能形成思考力,才能记得牢固并且愈久弥新。老师的角色扮演好了,路引导好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了,记忆能力得到培养,记忆方法得到完善,记忆效果将会越来越好,求知欲望更会不断增强,视野和心胸也会变得开阔起来。
    四、经常朗读有益于以后的语文学习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内心世界,使学生享受到阅读中的无限乐趣,有利于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培养。朗读是一种比默读更为复杂的心理活动,它既是摄取内化的过程,又是表达和外化的过程,是一年级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语言的主要途径。从一年级起,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切实抓好一年级朗读教学,从小培养学生浓厚的朗读兴趣,对学生今后学习语文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农村小语课堂的朗读现状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无法改变农村教学资源状况,却可以从自身做起。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我的课堂上,我坚持让学生读,并要求他们大声的读,无拘无束的读。我也希望,朗读让我们的课堂精彩,更能给学生带来快乐。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