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学困生转化策略 朗读让课堂更精彩 帮助学生由厌学到乐学数学
14版: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21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09月28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210期   下一期
学困生转化策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肥西县上派学区中心学校 汪 奇 发布日期:2016-09-28 22:12:25

    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班级里,这些学生数量虽不多,但时常是老师的心病。为了践行“面向全体,关注学困生,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教育理念,转化学困生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提高班级整体水平的需要。
    一、利用课堂,精点拨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切实利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让学生接受新知,不留缺憾。上课时,我将更多回答问题的机会留给学困生,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并对精彩的回答给予掌声与表扬。黑板演示留给学困生;临近课堂尾声的时间也留给学困生,并给予他们恰如其分的点拨。
    当然,课堂上教师需要随时关注课堂整体动态。我上课时,随身带着红笔,随时给予学生标记,学困生更是如此,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对待这群学生。学生课堂练习,我十分注重当堂批改的习惯,随时俯下身子,与学困生细心交谈,给予他们及时评价,及时指正。
    二、生生互动,起帮扶
    学困生普遍存在自觉性差、难以管束自己、自我管理能力弱等问题。这些学生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即使完成,准确率低,质量差。教师个人的力量有限,在校辅导时间也是有限的,此时只有发挥集体的力量、团队的力量才能真正起到效果。
    同桌监督:在班集体里,同桌进行作业互查。优等生诚然不需要过分的干预,但当优等生发现同桌的学困生出现作业质量问题,或是没有完成时,课间理当对学困生进行帮扶。确保学困生动起来,变被动为主动,久而久之,学困生定会主动。
    组长协助:当遇到本组内有学困生没有完成作业,或遇到疑惑不解时,组长有义务帮助、指导这群学生,这个时候组长与班长就是他们学习的榜样,是他们解惑的“老师”。
    三、约束监管,树自信
    约束的背后,更多的是期待。学困生是自卑的,尤其在老师面前。为何?一切皆因成绩。经过点点滴滴的约束,学业成绩取得了进步。课间,教室里,走廊上,操场上,随处可见他们矫健的身影,爽朗的笑声。要想让学困生重新找回自信,我们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在学习上获得进步,只有当学困生在学业上获得进步,他们才有一种幸福感,由此产生学习的动力。对自己更加有信心,有学下去的勇气。
    四、家校合力,促成长
    根据本人工作实际,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之外,还要承担日常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在日常工作时间,很难给予学生补缺补差。为此我利用部分家长赋闲在家的优势,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采用轮流值班制。安排一个挨着一个给孩子们的作业进行面批,及时补缺补差,此举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我建立了学困生家长沟通微信群,在群里及时发布学生在班级进步、表现情况,家长实时向群里反馈孩子在家的动态,共同探讨孩子学业进步的途径与方法。形成家长间、家长与老师间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更是学困生成长的足迹。
    学困生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要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可以不断缩小学困生的队伍,不断缩小与学优生的差距。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份交流,少一份歧视;多一点陪伴,少一点孤独。教师对于学困生表现出更多的耐心与信心,课堂上多给学困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尽早尽快融入光荣的班集体,使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