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另辟蹊径 构建高效课堂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太和中学 刘志彪 发布日期:2016-09-28 21:51:20 |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标。教育专家说:“教育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从某种程度上说,课堂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那么,如何打造高效的课堂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
一、构建课堂生态文化,追求低碳高效教学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学生传承人类文化的基本形式。教育专家提出“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的观点。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课堂可以被视为决定学校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文化充盈于课堂之内、渗透于师生之间,将为课堂提供重要养分。离开了文化,课堂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课堂文化建构应以科学的教学观为前提,以课堂为主要空间,以行为实践为主要形式,促使学生逐步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民主平等、合作、探究的文化意识形态,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理想状态。可以说,构建课堂生态文化是现代教育教学文化的最高境界。
二、科学整合教材资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打造低碳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应改变目前的教育教学行为,更应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技法。传统的教育教学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的讲授不易打动学生,导致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差。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而这些学习技法离不开教师的科学指导。课堂教学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都是教学设计的总导演,通过点拨、启发等合适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课堂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面面俱到。教师只有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取舍,把握重点、难点内容。精选精讲,整合教材资源,切实转变为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三、让“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标理念在课堂上飞舞
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来说是提高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自主学习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的各种能力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就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路人,教师通过一些提示为学生在探索的道路上指明方向,同时让学生了解到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阻碍时,可以变换学习方法突破传统观念,直至到达目标。另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除了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索外,还可以在同学之间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互相学习时,可以起到扩大视野、共享智慧的作用,把个人的学习行为融合到集体的学习氛围中,感受集体的智慧,从而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四、师徒同心,其利断金,奏响和谐的课堂之音
高效课堂首先要有强烈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如磁石一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成功、高效的课堂必然是让学生感到趣味盎然的课堂。高明的教师善于适时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创设情境、抛出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让学生质疑、思考、探究、争辩、感悟,这样的课堂不仅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训练”,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北京大学的钱志亮教授认为“绝大多数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参与教学,并掌握规定教学内容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师徒同心,其利断金”。师徒同心,必将决胜于高效课堂。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