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行走在教育督导之路上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6-09-28 21:54:52 |
——蚌埠市蚌山区责任督学工作叙事点滴
随着教育督导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督导工作的日益加强,蚌埠市蚌山区组织责任区督学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创新教育督导形式和方法,及时把握有关教育督导的最新动态。各位督学作风民主务实、工作踏实认真,善于将学习成果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争做名副其实的科研型、专家型督学,有力地促进了蚌山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
探索的旅程不在于发现新大陆,而在于培养新视角。责任督学在督导工作中留下了辛勤的汗水,也留下了感悟随笔。今天摘取的只是督学工作中的点滴,以飨读者。
“我先给您道个歉”
初夏的一天,淅淅沥沥的小雨下着,从学校督导回来,刚跨进家门,手机响了,“这时候谁来电话?”带着疑惑,我拿出手机,一个陌生电话,督学的职责本能提醒我,会不会是家长的电话?果然,电话那头一个女同志的声音传来,“你是督学,向你反映一个情况”。声音不高,可从语气听出她心里的不高兴,我意识到问题不简单。在整个通话中,她不让我解释,也不让我中间插话,声不高但口气很硬。当时,我耐心听她说完,大概了解了情况的来龙去脉。
事情发生在早晨,孩子爸爸送孩子至学校门口正待离开,看到一个陌生人和孩子说话并要给孩子照相,孩子爸爸不放心,赶快让孩子进到学校,那人又跟进学校,还准备给孩子照相。这位爸爸很不放心,也跟进学校,追问那人为什么老是纠缠孩子。实际上那陌生人是学校教师,因为彼此不认识,在问询之间话语冲撞,产生了矛盾,发生了争吵,家长对这位教师的言谈举止、处理方法很有意见,于是,打电话找到督学,一定要讨个说法。
针对当时的情况,我没做太多解释,尽量放缓语气说:“情况我都知道了,请你先不要生气、不要着急,不管事情怎样,我们教师有做的不到的地方,我先向您道个歉。我会尽快和校长联系,妥善解决问题。”听到我的道歉,对方停顿了一下,语气明显缓和,看来我真诚的态度触动了她。随后,我们分析了事情的发生,承认学校在管理上有疏漏,接受了家长提出的教师上岗要佩戴胸牌的建议,本着解决问题的初衷,从多方面达成了共识。为此事,我专门去了学校,与学校领导当面沟通,给家长一个满意的结果。
一声真诚的道歉,能化解家长心中的怨气、缓和矛盾的升级;一声真诚的道歉,能架起学校与家庭沟通合作的桥梁;一声真诚的道歉,体现了督学豁达的心胸和宽容的态度;一声真诚的道歉,体现了督学的使命和职责的担当。
自从我们责任区督学公示牌在各学校大门口悬挂以来,就经常接到来自社会各界特别是学生家长的咨询电话,我在感受着来自电话那头的喜怒哀乐的同时,也感受着责任督学工作带给我的独特感受。
在沟通中,我深刻感受现在的家长不能小看,大到学校的课程、学科的教法、学生的学法,小到学生饭菜的温度、营养,家长都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和看法。通过我们,可以及时地了解家长真实的声音,我们是家长与学校沟通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相信学校必定能够从中获益,丰富其办学思路和途径、方法。
通过这个平台拓宽了教育诉求的渠道,从微观层面解决了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又给学校提出了建议,提高了学校的社会满意度,对学校的发展无疑是件好事。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常态化的校园难免出现一些管理疏忽的地方。在督导工作中,我本着“为学校服务,为校长分忧”的心态,做好来电家长的工作,只有真正用心为学校办实事,才能体现教学督导的价值所在。
有言道,学生的热情是亲切的教师教出来的。而家长的理解是学校用真诚的态度培育起来的。我愿意努力把督学的工作做到家长心里去、做到学校里去。每每回想起督导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我的职业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
□蚌山区第二责任区督学 王 利
我的学校督学故事之破茧成蝶
有人说,督学就是要有欣赏的眼光,欣赏学校的每一项工作,并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及其效果进行督导,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的人。我认为,加强学校督导工作,既是一个传导外部压力的过程,也是一种激发内生动力的过程。所以督学可以是一位教育教学的参与者,用自己比较专业的知识,引领教师在教科研中破茧成蝶。
场景】
主持人:在这冬日暖阳、岁末繁忙的季节里,我们再一次迎来了我们两校的联片教研活动。大家知道语文教学是我们学校占用课时最多的一门课,为了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今天我们红三和红一的语文教师们就从备课入手,以“放飞思维,蓄势课堂”为主题开展互动研讨。
活动分为四个板块:第一,览案辩见。红三的语文教案检查情况反馈;第二,畅所欲言。两校教师从教案讲评(展示)中做共鸣点评或者提出建议;第三,心有灵犀。红一的语文教案检查反馈。第四,取长补短。两校的教师们互换教案学习借鉴、提出建议。
下面我们就先请红三的语文教研组组长周慧萍来反馈一下上周对本校语文教师教案的检查情况……
这是2014年蚌山区教研团队建设论坛中红旗三小作为主要交流学校的一个发言场景。看到台上这样一个活跃的教师群体,我的思绪不禁飞入当初走进学校听课的情景。
一天早上,踩着第一节课的预备铃声,我没有选择地钻进一楼的教室。没想到,下课了,这位教师冲进校长室,情绪激动,大声嚷道,校长,为什么让督学听我的课,我都这么大年龄了。顺着说话声定睛看去,其实这只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女教师。我连忙把她拉到一边,和她边解释边打趣式地评课。事后经过了解才知道,学校语文教师少,平时除了大组教研活动,没有什么教科研活动,更没人愿意让人听课……
再次以督学的身份走近红旗三小,这样的问题摆在了眼前。的确,这个几经合并和区划调整的学校,相比区内其他学校,每个年级教师相对偏少,教科研确实显得有些薄弱。如何从这个角度寻找一个着力点与突破口?我知道,在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过程中,作为督学,我有责任了解学校开展活动的基础和参与的态度,帮助他们开展教科研活动,同时寻找督学与教科研指导一致性的路径。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从哪下手这个问题始终萦绕眼前,挥之不去。偶然一次,像往常一样迈着轻快的步子走进校园,还没来得及欣赏校园里的风景,就撞见一位教师:督学,你来了。我们这样的小学校,你真得要多跑跑哟。“嗯,小学校?”听了他的话,我的心里“咯噔”一下,是呀,说它小,是因为学校地处闹市区,只有10个教学班,语文教师只有10人左右。可是,尽管学校小,教师们的潜意识里也想在工作中有交流、被认可。想到这,一个教研活动的方式从脑海中闪过——联片教研。
利用联片教研这个广阔的平台可以推动校与校之间的有效合作,让这所学校教师们走出校门,在与其他学校共同思考研讨和探索实践的过程中,打开眼界,达成了共识,从而促进学校教学教研更加科学、有效。
有了这个想法,我和学校的领导、教师及时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先从观摩兄弟学校的课堂教学入手,利用半天的时间,他们分别观摩了两节不同年级的课。课后,教师们纷纷参与讨论,有的说。这种针对我们自己的教学观摩课,比较“接地气”,可观可摩。有的说,我们两校离得比较近,生源也比较相同。所以教法上有很多可以沟通的地方。更有教师打趣,是督学把我们拉上了联片教研的“这趟车”,让我们享受到了教科研的乐趣。
督学的“穿针引线”带动了片区学校教师参与活动的兴趣,尝到了开展教科研活动的甜头,形成了内外联动、活力迸发的良好态势。久而久之,自然就让我们看到了争先恐后参与研讨的情景。
一年时间的实践与探索,我深深体会到,责任督学的责任不仅有检查、督导的职能,还有指导、引领学校各项工作的职能。只有用心为学校办事,想学校所想,才能体现教育督导的价值所在。同时,我也明白:破茧成蝶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工作中有时因为一些暂时的问题,难免会在大家的心中结上一种“茧”。作为督学,如果能用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引领教师破“茧”,最终他们一定会成为一只只破茧而出的美丽蝴蝶。
□责任督学 孔 荣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