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县:定向培养乡村教师的考生陆续签约 休宁县:职校学生征战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 市县资讯 图片新闻 校园简讯
07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198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08月24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198期  下一期
市县资讯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6-08-24 15:31:20

阜阳市:对学生资助工作提要求

□通讯员  夏夫山
   本报讯 为进一步规范全市民生工程学生资助档案建设,近日,阜阳市教育局下发《关于印发阜阳市高中阶段学校学生资助工作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资助工作中文字、图表、声像、电子及实物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记录资料要求规范管理,形成资助政策宣传、资助对象的评审和公示、资助金管理和发放、资助投诉查处及资助成效等一整套资助档案,为加强民生工程学生资助工作监管提供“痕迹”资料。
   《通知》分市、县资助中心及高中阶段学校三个层次,分别明确学生资助档案建设职责及归档内容。并对档案资料装盒标准、归档时间、借阅、保密、存档期限及销毁进行了要求。


蚌埠市:校园足球夏令营开营

□特约记者  王  浩  项立叶
   本报讯 近日,蚌埠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活动于蚌埠高新教育集团第三实验小学拉开帷幕,来自蚌埠市三县六区36所小学的108名学员和36名教练员共聚一堂,开始为期五天的训练、比赛和交流。
   夏令营活动由蚌埠市教育局、体育局主办,旨在全面贯彻《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整体方案》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落实《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精神,推进“蚌埠市青少年校园足球‘百千万’工程”实施,进一步推动蚌埠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发展,提升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发展水平,提高学生足球技能和水平。
   为了让学员们能够更准确、迅速、扎实地掌握足球技术要领,夏令营配备了专业的足球教练,并设置了多样的训练课程,包含足球理论与实践课程、专业级训练比赛观摩、足球对抗训练比赛等。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训练活动让学员们在比赛、训练之余充分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切身感受足球运动独特的文化魅力。开营第一天,学员们就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与带领下,进行了分队测试,以便教练根据学员们的足球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训练,全面提升学员们的足球技能。
   夏令营通过对足球基本战术的训练和实践,让学员们切身感受到足球运动蕴含的特殊魅力,不仅能够传递正能量和朝气蓬勃的精神,更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和自我展示的平台,让足球文化在校园中扎根、发芽。相信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学员们将在绿茵场上奋力奔跑,在学到专业、扎实的足球知识的同时,展现团结协作、自信乐观的精神风貌,享受足球运动带来的快乐与激情。


肥西县:暑假教师忙“充电”

□李  康  林兴勇
   本报讯 肥西县铭传中心校教师冯静将暑假视为“充电”的好时机。今年暑假刚开始,他就开始了校本培训。随后被学校派往肥西师范学校进行电子白板smart软件应用培训。在培训的几天里,他表示受益匪浅。
   “通过培训希望可以改变教学观念,在课堂中不那么呆板,会更加活跃一点,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冯静说,他决定以后适当地换个教学方式,借助教学信息技术让课堂变得更高效、更有趣。
   采访中,冯静告诉我们,他所在学校的大部分教师也在暑假期间为自己“充电”。有的参加《传统文化与法制教育》公需科目培训,有的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为利用暑假提升中小学教师教学水平,肥西县教育局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暑期培训活动,教师都积极参加,忙着为自己“充电”。
   据了解,今年暑假,肥西县组织小学骨干教师95人赴西南大学培训,中学骨干教师80人赴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全县88位校园足球教练赴江西大学培训,188位班主任在合肥师范学院参加中小学班主任培训,3700位教师参加《传统文化与法制教育》公需科目培训,1080人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16位校级干部赴清华大学参加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631位教师参加省级、市级培训,790名幼儿教师参加幼儿教师专项培训,各学校组织了主题为“有效教学研究”校本全员培训,并安排新优质学校专题、教育管理干部、英语口语、心理健康专题培训。   


谯城区:留守之家快乐多

□朱德文
   本报讯 为了助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暑期生活,让他们度过一个健康、安全、快乐的假期,亳州市谯城区各学校开放留守之家,让留守儿童真正享受家的温馨。
   “以前暑假,孩子要么去网吧上网,要么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叫也叫不动。现在好了,学校留守之家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发展兴趣爱好的好机会,我感谢学校。”一位学生的爷爷高兴地说。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父母外出打工,和爷爷、奶奶或者姥爷、姥姥生活在一起,亲情上缺乏沟通,生活上缺乏照顾,行为上缺乏管教。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谯城区各校留守之家开设了棋艺、书法、绘画、心理辅导、音乐、乒乓球等艺体项目,让留守儿童在一起度过一个特别的假期。
   阅览室里,他们和孔孟为伍,尽力吮吸国学经典的乳汁;音乐室里,他们尽情歌唱,表达着自己对音乐的喜爱;书法室里,他们横平竖直,一笔一画尽显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乒乓球室里,他们或削球、或抽球,尽力展示着自己的风采;棋艺室里,他们调兵遣将,纵马横刀,驰骋在楚河汉界的刀光剑影中。
   “以前过暑假,我一个人在家,干啥也没意思,现在在留守之家,我真正感觉到了假期的快乐!”一位留守儿童如是说。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