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江苏高职院校 用实力铺就职教梦想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晓 风 发布日期:2016-08-24 15:50:21 |
百名安徽高中学校校长走进全国百所高校之江苏站 为了促进考生对高校的进一步了解,增强志愿填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地为考生服务,尤其是重点加强招生院校与高中学校的互相了解,进一步加强对考生填报高职志愿的指导和帮助。应江苏省句容市、常州市、南通市等地高职院校的邀请,8月11日至15日,本报组织了和县第一中学等九所省内高中学校校长、无为县教育局招生办公室等六位县(区)教育局招办主任赴江苏省高职院校考察,收到了江苏省三地高职院校的欢迎。 参观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航空专业实训基地 ■高校领导说 心专才能绣得花 技高才能织得麻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简祖平 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增值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吴访升 有了交流和了解 考生是最大的受益方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季跃东
在现行高中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下,高中教育工作者大多只追捧本科达线率,往往只关注本科院校;因忽视高职院校,对本科线下的学生不能给予更好的建议和指导。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我们常说“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口号是响亮的,行动是难到位的。 学校应为学生找一条适合的道路 无庸置疑,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人,首义是要培养有道德、敢担当、担责任且懂得生活情趣的人才。但当今的现实,教育却越来越功利化,衡量一个中学的通用标准便是考了多少名校、多少本科。在现实面前,作为校长,我们的办学理念、认识层次便显得尤为重要。人作为一个复杂的个体,有其独特的魅力,我们不能拿一把尺子来衡量,学校应当依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寻找一条适合他自身发展的道路,让每个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领域都能收获成功。这次深入到三所院校考察,确实感受到他们是实实在在办教育,所开专业非常实用,也接地气,是真正站在家长、学生及社会层面通盘考虑的。 江苏之旅,不虚此行 非常感谢安徽青年报社开展的在皖招生院校与高中学校的联谊活动! 我们愿当好高校与中学的桥梁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说实话,不去实地了解我们就很难来指导考生完成号称“第二次高考”的志愿填报工作。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 说句心里话,当副校长十几年从未考察过一所高职院校,对他们的专业设置、学生管理、实训条件、就业情况一无所知。每年高考指导学生填报志愿时,只能凭感觉泛泛讲一讲。通过这次考察,我对职业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质量不断提高、专业设置更加合理、实训条件日趋完善、毕业生就业范围愈来愈广、就业率愈来愈高、就业质量愈发提升。同时,我们的中学、高校、社会和媒体实事求是地对职业教育的意义、发展前景、就业质量和学生自身的发展等方面做出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我想今后会有更多的家长会理性地选择高职教育,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会良好而又健康地发展。 □巢湖市第二中学副校长 孙礼平 引导社会转变对高职的看法 安徽青年报社本着服务考生和社会的宗旨,有序组织高职院校与生源学校合作,安排高中学校校长和招生办公室主任参观有特色、有影响的高职院校,组织高职院校进高中学校进行招生宣传,同时利用媒体资源发布高职教育的有效信息,积极引导社会和考生转变对高职教育的观念。这次考察的三所院校以专业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为切入点,始终坚持办学特色,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实现内涵式发展,深受安徽考生青睐。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