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职院校 用实力铺就职教梦想
05版: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198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08月24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198期  下一期
江苏高职院校 用实力铺就职教梦想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晓 风 发布日期:2016-08-24 15:50:21

百名安徽高中学校校长走进全国百所高校之江苏站
江苏高职院校 用实力铺就职教梦想
本报组织第五批高中校长赴江苏高职院校参观考察

  为了促进考生对高校的进一步了解,增强志愿填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地为考生服务,尤其是重点加强招生院校与高中学校的互相了解,进一步加强对考生填报高职志愿的指导和帮助。应江苏省句容市、常州市、南通市等地高职院校的邀请,8月11日至15日,本报组织了和县第一中学等九所省内高中学校校长、无为县教育局招生办公室等六位县(区)教育局招办主任赴江苏省高职院校考察,收到了江苏省三地高职院校的欢迎。
  考察团在安徽青年报社社长汪小雅带队下,先后前往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考察。考察团一行深入教学区,生活区、实训基地参观、学习,与各高职院校代表进行座谈,就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就业情况及近年来在我省的招生录取情况进行面对面交流。
  考察期间,三地分别召开了高职院校与高中学校校长座谈会,各高职院校招生办公室主任纷纷表示,近年来,在皖招生数量逐年上升,都是超计划录取。安徽籍学生在校学习刻苦勤奋,上进心强,是学校各项奖学金和专升本的主力军,安徽省已经成为江苏省各高校除江苏外的最大生源基地。
  在考察过程中,校长们坦言,虽然学校的毕业生大半都上了高职院校,但校长们对高职院校的了解却很少,省外的高职院校更是连名字都不知道,如此一来,很难指导学生填报志愿,此次赴江苏省三地考察最大的收获就是充分认识和了解了高职院校,同时对高职的看法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和转变。
  本次安徽省高中学校校长赴江苏高职院校考察活动是报社第五次开展江苏省高职院校考察交流活动。

参观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航空专业实训基地

■高校领导说

心专才能绣得花 技高才能织得麻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简祖平
  心专才能绣得花,技高才能织得麻。办家长满意的学校,着力做好规划。社会需要什么、我适合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现实能够给我提供什么机会?这是我们做高等职业教育一直需要思考的问题。高校与高中校长对接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互赢才是根本,得益的是学生。感谢安徽青年报社做了一个好媒。

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增值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吴访升
  负责任的媒体,感谢安徽青年报社。对高职院校的偏见一直都存在,这种偏见源于不了解和不熟悉。创新教育模式,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增值,以此增强他们的职业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能力,归根结底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实现学生的最大价值,让学生家庭的投入有较丰厚的回报。

有了交流和了解 考生是最大的受益方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季跃东
  “墙角数支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组织高中学校校长走进高职院校的活动如一缕暗香,为考生永存一抹清香。高中学校和高校,一个出口方,一个进口方,但缺乏交流和沟通,有了交流和了解,考生是最大的受益方,感谢安徽青年报社做了这样一件意义深远又实际的事情。

 


■高中学校校长说


见过,才知你的好

  在现行高中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下,高中教育工作者大多只追捧本科达线率,往往只关注本科院校;因忽视高职院校,对本科线下的学生不能给予更好的建议和指导。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我们常说“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口号是响亮的,行动是难到位的。
  今年暑期有幸走进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见到地广物丰、田畦整饬的农博园、茶博园;走进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见到了集国际化、信息化、温馨化于一体的现代化校园;走进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见到了根基在纺织方兴有航空的固本与时的可持续性发展。一校一品,校校显特色,各级荣誉可实证,实训基地太闪眼,设施设备皆前沿,师资力量雄厚,观前走后足动心。
  见过,才知你的好。感谢有你,为高中毕业生提供了生活有技、求学有径、发展有道的美好未来。
  为了我们的学生,我愿意做点什么……
         □和县第一中学副校长  王  娟

学校应为学生找一条适合的道路

  无庸置疑,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人,首义是要培养有道德、敢担当、担责任且懂得生活情趣的人才。但当今的现实,教育却越来越功利化,衡量一个中学的通用标准便是考了多少名校、多少本科。在现实面前,作为校长,我们的办学理念、认识层次便显得尤为重要。人作为一个复杂的个体,有其独特的魅力,我们不能拿一把尺子来衡量,学校应当依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寻找一条适合他自身发展的道路,让每个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领域都能收获成功。这次深入到三所院校考察,确实感受到他们是实实在在办教育,所开专业非常实用,也接地气,是真正站在家长、学生及社会层面通盘考虑的。
           □南陵县博文中学  黄文祥

江苏之旅,不虚此行

  非常感谢安徽青年报社开展的在皖招生院校与高中学校的联谊活动!
  走出去,迎进来,教师们更新了观念,学生们开阔了视野,了解了一些优秀的院校尤其是职业院校,学生们因此选择了如意的院校和专业,开启了他们美好的人生之旅。
  这次参观考察的三所院校优越的办学条件、先进的办学理念、务实的办学态度、出色的办学成绩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更加坚定了我们把合适的学生送给这些合适的院校的想法。
  江苏之旅,不虚此行。
         □太和县第二中学校长  时  浩

我们愿当好高校与中学的桥梁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说实话,不去实地了解我们就很难来指导考生完成号称“第二次高考”的志愿填报工作。
  安徽青年报社组织的活动创造了一个服务高校、服务考生、服务社会的良好平台,我等几位县、市招生办公室主任有幸走上这个平台,成为服务高校、服务考生、服务社会的积极志愿者,我们乐此不疲。
  我们愿使出洪荒之力当好高校与基层中学的桥梁,增进“上面与下面,外面与里面,高层与基层”的沟通与了解,让更多考生最大限度地、客观地了解更多高校、更多专业,选择适合自己的最满意的高校和最满意的专业,一旦考生选择了最适合的,高校也就获得了最满意的,社会也就必将迎来最受欢迎的。这是一个多么良性的循环链。
   □潜山县教育局招生办公室主任  储成杰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

  说句心里话,当副校长十几年从未考察过一所高职院校,对他们的专业设置、学生管理、实训条件、就业情况一无所知。每年高考指导学生填报志愿时,只能凭感觉泛泛讲一讲。通过这次考察,我对职业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质量不断提高、专业设置更加合理、实训条件日趋完善、毕业生就业范围愈来愈广、就业率愈来愈高、就业质量愈发提升。同时,我们的中学、高校、社会和媒体实事求是地对职业教育的意义、发展前景、就业质量和学生自身的发展等方面做出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我想今后会有更多的家长会理性地选择高职教育,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会良好而又健康地发展。   □巢湖市第二中学副校长  孙礼平

引导社会转变对高职的看法

  安徽青年报社本着服务考生和社会的宗旨,有序组织高职院校与生源学校合作,安排高中学校校长和招生办公室主任参观有特色、有影响的高职院校,组织高职院校进高中学校进行招生宣传,同时利用媒体资源发布高职教育的有效信息,积极引导社会和考生转变对高职教育的观念。这次考察的三所院校以专业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为切入点,始终坚持办学特色,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实现内涵式发展,深受安徽考生青睐。
   □桐城市教育局招生办公室主任  张神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