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之上 多年父子成“对头” 颜如舜华
08版:风华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19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08月19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197期  下一期
大水之上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许冬林 发布日期:2016-08-19 14:02:02

  以为是做梦,大水忽然就漫到了家门前。
  QQ上,朋友的头像断断续续闪动。“水已经淹掉了我的菜园。”“水到了门前第一个台阶。”“邻居们都在搬家了。”
  真的是发洪水了。
  早饭后,冒雨开车去江边,想知道江水涨到了什么程度。其实,是心里怕。
  还记得童年时,每发大水,我母亲就要在家里杀鸡。幼小的我,似乎被到处弥散的恐惧气氛传染着,面对一盘香喷喷的烧公鸡,竟吃得无滋无味。
  那时,一发水,我们沿河堤而居的人家就要搬到无为大堤上去住,父亲会蹚着水,事先去大堤上搭好棚子,也就一间屋那么大的地方。棚子搭好了,便是领着我们,挑了粮食、赶着牲畜去大堤。但是,鸡飞鸭跑的,去陌生地方不好养,所以母亲总会在搬家之前杀掉一些。
  门后的长林河,浊浪滔滔,母亲蹲在河堤上,就着浑水拔鸡毛。我站在母亲身后,长久无语,心里对搬家和此后的生活充满忧惧。这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如今回忆起来,依然那么清晰。可能是,越痛越记得。
  可是,在面对今夏的这场大水时,沉痛之余,我常常被一些人和事感动到落泪。
  那是一张拍自严桥的照片。洪水淹掉了村庄,淹到了大树的腰身,淹到了乡村人家的屋檐下,可是,两个身穿蓝色警服的警察行走在齐胸深的洪水里。他们两个人在洪水里小心地托着一只塑料盆,盆里坐着一个小姑娘。小姑娘是他们刚从进水的房子里救出来的,惶恐不安,他们一边推着盆,一边安慰着。
  在读到严桥派出所所长朱启典的那首诗《妈妈别哭》时,我不禁眼底潮湿。“妈妈别哭/儿很坚强……妈妈你说水深的地方不要去/不行啊/儿是警察,我不上谁上”。一直以为,警察是刚硬的、是粗粝的。其实不是。在他们刚硬、粗粝的外表之下,是深情,是责任重于天的忠诚。
  还有那些奔赴在河堤上的解放军们,扛沙包、堵缺口、打木桩、筑堤岸……他们一身泥、一身水。累了,睡倒在烈日与洪水之间;饿了,不过是一个馍馍就着一瓶矿泉水。我细看他们,分明也是一群孩子啊。二十来岁,稚气未脱。他们吃苦受累都不怕,可是害怕面对镜头,害怕他们的母亲看见了他们吃苦受累的样子。
  曾经以为,我们的心灵在物欲汹涌面前,一日日板结,我们不轻易感动,不轻易向他人伸出友善之手。可是,一场大水,仿佛忽然唤醒我们许多人沉睡在内心的爱意和良善。我们的心灵,依然像一块返春后的土地,温暖而潮润,滋养着爱的种子。
  我看见,一个家庭主妇骑着电动车,去给堤上防汛的解放军送早餐。没有人安排她那么做,她只是自己想要去,去给解放军送些豆浆和五香蛋。
  在新一中大门前,志愿者们络绎不绝,等候随时到达的救灾物资,帮着搬运。他们是普通的家庭主妇、刚放暑假的中学生、热情的年轻人、敦厚的中年大叔……
  未能去河堤上抗洪防汛,就在后方默默做好志愿者。在大水淹没家园的灾难面前,人人都是抗洪的一份子。以爱,以热心,以责任,筑就另一道无形的大堤。
  大水之下是淹没的庄稼、坍塌的房屋、消失的鱼塘和莲塘。是家园遭毁,是巨额的财产损失。是恐惧和痛心。
  可是,在大水之上,是一个个蓝色的身影,是警察守护老百姓生命安全时的勇敢与忠诚。是一排排身穿迷彩服的身影,是人民子弟兵抗洪救灾为人民时的坚强与担当。是一群群志愿者来自四面八方,将爱与责任手手相传的动人风景。
  大水之上,是人间大爱。人心筑就高堤,家园重燃希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