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4915名高一新生参加三校联招摇号
□本报记者 程榕娟
实 习 生 何 敏
本报讯 7月21日上午,一年一度的合肥市第一、第六、第八中学三校联招均衡派位工作如期举行,当天,市区有4915名新生参加摇号,其中20对达线双胞胎申请同校一起摇号。第一中学摇走了参与摇号的最高分,这就意味着“摇号最高分”考生花落第一中学。加上此前“中考状元”以特长生身份被提前录取,第一中学独揽“双状元”。
据悉,第一、第六、第八中学联合招收5251人,除各校提前自主录取的特长生(含校园足球定点学校)336人外(第一中学119人,第六中学94人,第八中学123人),所有高一新生均须参加均衡派位。4915人中统招生467人、指标到校生4448人,包括20对双胞胎,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报市招生委员会同意,这20对双胞胎按其中高分考生进行派位,低分的随高分进入同一所学校就读。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该市取消了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指标到校生“线下40分”的录取门槛后,三校录取的最低指标到校生仅614分。
三校联招摇号按统招生和指标到校生分别进行。对三校联合招收的高一新生按照统招生和指标到校生分别排序,每位考生生成一个序号,然后按照统招生和指标到校生两种类型,先将排序后的考生按英文字母“Z”字形生成若干组均衡的学生群体,每位考生进入一个组内,再由相应类型的考生家长代表摇号决定,三校摇取各类型学生的顺序。
一个多小时后,2016年合肥市第一、第六、第八中学联合招生均衡派位工作结束。第一中学摇走一号球,二号球则被第六中学摇走,三号球归属第八中学。这就意味着今年参与摇号的最高分被第一中学摘得。由于此前第45中学(桐城路校区)的王杜宸和李朝阳两位“中考状元”提前以特长生身份被第一中学录取,因此不参加此次摇号。而摇号派位结果的揭晓,也让第一中学幸运地独揽“双状元”。
谯城区:特色课堂点亮学生“心灯”
□朱德文
本报讯 为丰富学生的暑期生活,教育学生养成尊重生命、懂得感恩、勤于学习的良好习惯,暑假期间,亳州市谯城区教育局抓好特色课堂点亮学生“心灯”,让学生度过一个充实、快乐而有意义的假期。
“安全课堂”撑起保护伞。区教育局联合其他部门或者志愿者举办暑期安全教育系列讲座,为家长、学生讲解防溺水、防火、防暑、饮食卫生等知识,提高家长、学生自护能力,为学生们的暑期生活保驾护航。
“经典课堂”拓宽知识面。为鼓励学生利用暑期多读书、读好书,帮助学生养成乐于读书、善于读书的良好习惯,各校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阅读要求,按照课程标准推荐书目,要求小学低年级暑期读一本经典,中高年级读两本经典,初中学生读三本经典,高中学生读三本经典的标准,秋季开学后,学校开展经典阅读心得征文。
“运动课堂”提升身体素质。暑假期间,各校向学生开放运动场、体育馆,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开展体育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阳光运动每一天,健健康康过暑假。
利辛县:开展贫困生资助走访活动
□李成乾
本报讯 日前,利辛县教育局根据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学生资助工作“百千万”走访活动要求,以“脱贫攻坚”和“教育扶贫”要求为指导,专门下发通知,重点对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进行走访。县教育局和各高中阶段学校班子成员、学校资助办公室人员及班主任均参与对受助学生及困难家庭走访活动。
通知要求高中阶段学校将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关口前移,将高校资助政策提前至高中阶段加以宣传,将高中和中职资助政策提前至初中阶段进行宣传,解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的后顾之忧。走访组成员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深入的交流,详细了解贫困学生的家庭情况等,向学生家长细致地介绍教育精准扶贫、就学扶助、国家助学金、中职免学费、校内资助、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及社会捐助等各项贫困生资助帮扶政策。
据悉,此举不仅让学生广泛知晓学生资助政策,也让学校进一步了解困难学生的家庭情况,及时减免困难学生费用,努力提高资助政策的群众知晓度、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