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通知书里的大学问 外国大学生志愿者走进中国小学实现“幸福微梦想”
04版:视觉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19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07月27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190期  下一期
外国大学生志愿者走进中国小学实现“幸福微梦想”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晓 君 发布日期:2016-07-27 15:14:09

  7月18日,来自巴西的大学志愿者Julia和来自俄罗斯的大学志愿者Lyuba与十几个国家的大学生志愿者一起,作为AIESEC国际商学经济学学生联合会“幸福微梦想”文化交流项目的使者,走进合肥市庐阳区五一小学,与小学生互动交流,过快乐暑假。
  据悉,旨在关注青年发展与儿童教育的AIESEC,其全称是成立于1948年的国际商学经济学学生联合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由学生独立运作的非盈利组织,遍布全球113个国家和地区,拥有5万多名组织成员,以及超过8万名校友。AIESEC中国大陆区成立于2002年,目前在16座城市、30多所重点高校中拥有3000多名成员。AIESEC合肥分会自2011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提供给大学生更多不一样的大学体验。

  1.来自巴西的大学志愿者Julia跟着小学生学习编制传统中国结并高兴展示成果。

  2.来自俄罗斯的大学志愿者Lyuba手把手教小学生弹钢琴。
                                                    □本报记者  晓  君/摄

 

  7月23日下午,合肥市中心三孝口七桂塘非物质文化一条街,德国中学生正在陶艺、皮影和剪纸传人的指导下学习体验,亲身感受CHINA。
  据悉,2016年是中德青少年交流年,作为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合作邀请,来自德国三所孔子学院的55名师生组成的汉语桥德国中学生夏令营于7月20日至28日在合肥学院进行为期一周的交流体验学习、体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游览历史文化名胜、与中国学生结对交流体验家庭生活等。活动是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继2010年以来第七次组织的汉语桥德国中学生夏令营,截至目前,已有461名德国孔子学院的德国师生在我省交流体验学习,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活动内容不断丰富,中德师生通过互动交流加深了解,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本报记者  晓  君/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