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学校不只是师生的家园 企业买卖“实习证明”倒逼实践课改革 善意的奖学金也应规范
02版:时评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19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07月27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190期  下一期
善意的奖学金也应规范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宿州市埇桥区教育体育局 梁 好 发布日期:2016-07-27 15:03:05

   一天上午,育才第二寄宿小学毕业生王琨瑀有些意外,老师们一起家访,还送了1.8万元奖学金。今年起,育才第二寄宿小学设立了一项新制度,六年来综合表现优异的毕业生可获得该校奖学金,王琨瑀成为首位获得奖学金的学生。据介绍,该校奖学金的评定除了要参考学生在校时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
   小学没有考试的压力,更没有升学率的指标,学校拿出万元奖金,奖励优秀学生,以此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积极有为。且奖学金的发放并非仅仅参照考试成绩,更侧重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说这样的奖学金制度设计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其对学生的正面作用不容忽视。
   然而,小学生毕竟是小学生,尚处于未成年时期,其心智尚未成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面尚未形成,对任何事物的看法尚处于浅层次阶段。猛然间拿到1.8万元的巨奖,是否会迷失本性?心理是否会产生微妙的变化?这些都是需要值得警惕的问题。特别是进入初中以后,学生的竞争压力逐渐扩大,要想保持领先地位,实属不易,在小学接受巨额奖励的学生犹如背负着一张沉重的标签,如此,今后的成长是否还像从前那样轻松自由?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真正的学习不是为了别人,不是为了外在的功利,不是为了别人对于自己的看法,而是在于自我人格的完善、修养的提高、内心的富足。学生在校的学习与发展应当是纯粹的,不应当被过多的名利所左右。将巨额奖金与学生的表现挂起钩来,势必会让功利性思想根植于学生的心中,让学生误解了学习的本意,这将是任何金钱都是无以弥补的。
   对优秀学生的奖励是必要的,奖励的不仅是受奖学生本身,而是营造一种氛围,而且奖励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如奖励书籍、学习用具,亦或者组织优秀学生参加一次夏令营、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其意义要远远大于金钱本身。因为学生在意的并非物质,而是物质背后的精神肯定。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