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学校不只是师生的家园 企业买卖“实习证明”倒逼实践课改革 善意的奖学金也应规范
02版:时评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19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07月27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190期  下一期
新时期学校不只是师生的家园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巢湖市黄麓镇中心学校 方三虎 发布日期:2016-07-27 15:02:11

   7月20日的《安徽青年报·教育周刊》以“抗洪救灾,教育人在前线”为专题,用了七个版面报道了我省教育工作者在抗洪一线为民服务。“截至7月12日,全省共有8个市37个县的501所学校作为灾民安置点,共安置受灾群众7.4193万人。各地学校接收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工作有条不紊进行,接受转移安置的受灾群众情绪稳定,基本生活保障到位”。
   读罢这期报纸,笔者生发了一些感想。特别是五百多所学校成为受灾群众安置点又给了笔者一点启示,那就是新时期学校不只是师生的家园。
   一方面,新时期学校不独享学校资源,而与社会共享,使学校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力求物尽其用。这次洪灾突然降临,数万受灾群众无处安置,政府立即想到利用学校作为受灾群众安置点,五百多所学校资源得以利用,既节省政府财政开支,又方便管理,还发掘出学校资产的新价值来,可谓一举多得。然而,一些学校的确存在场地富余和硬件设施闲置的问题,如果地方政府牵头,教育部门协助,行政村或社区积极参与,大家共同协商,那么,学校里的宝贵资源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如有的乡村空巢老人多,政府把老人们组织起来,借助学校闲置房舍为他们开设“老人之家”,为他们增设老人健身活动场地,开设健康养生讲座,开展一些老人们喜欢的活动,既丰富了乡村老人生活,又宣扬了中国养老敬老的优良传统。还有一些乡村利用学校资源,把学校作为农业科技辅导站,将需要农业科技的农民集中起来培训。在城市,一些社区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主要利用学校的体育设施,而不是像有的学校宁愿闲置学校资源,也坚持采用“闲人免进”式管理。可见,与社会共享学校资源考验着新时期学校的办学情怀。
  另一方面,新时期学校不仅是师生的精神家园,也是人们心目中的文化精神的圣地,时时处处都在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抗洪救灾过程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件件感人的事迹,表现出我省教育人的风采,他们“不忘初心为百姓”的言行值得赞颂。一些教育工作者刚下讲台,就走上抗洪一线,他们“拿得动笔杆,挥得动铁锨,扛得起沙袋”,与人民子弟兵同甘共苦,展示出“最可爱人”的精神风貌。这些教育人用实际行动验证了教师的价值——不仅“学为人师”,更是“行为世范”,他们用实际行动表达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愿望,又用实际行动驳斥了把教师当作迂腐“孩子王”的偏见和将教师边缘化的错误做法。一场洪灾,让社会看到我省教育人的积极进取和自强不息。因此,学校这块精神家园离不开我们教育工作者竭力打造和用心维护,也离不开社会的理解和呵护。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