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平凡青春致敬——走进中铁四局团委 赵刚军:把阳光撒在孩子们前行的路上 邹泽泽:路,在他脚下延伸 孙小猛:梦想在施工一线飞扬 在建设一流现代化企业集团的征程中谱写绚丽篇章
03版: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189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07月22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189期  下一期
孙小猛:梦想在施工一线飞扬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梦立 本报记者 张仲磊 发布日期:2016-07-22 12:39:14

  孙小猛,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2014年1月从局博士后工作站出站,现任二公司宁波铁路枢纽新建北环线二分部总工程师。工作五年来,他被中国中铁、局授予各类荣誉十余项,今年获股份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局“十大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等称号;撰写科技论文二十余篇,其中五篇被EI(美国《工程索引》)收录或检索;带领团队申报国家专利11项,已获授权4项,两次获“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二等奖。
  2009年盛夏,戴上博士帽的孙小猛面临多项选择:导师极力推荐他去新加坡参与海底管线科研项目、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伸出了橄榄枝、一些企业带来了高达几十万元年薪的合同……出国科研,是荣耀;置身院校,是舒适;高额年薪,是诱惑。然而,他最终选择了让自己学以致用的梦想,扎根在施工现场。“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的头衔远不如我拼搏赢来的荣誉更让人羡慕。”孙小猛说。
  2014年4月,甬江特大桥主桥首节钢箱梁开始拼接。这座桥有着亚洲第一的名头、有着比肩香港汇丰银行大厦的高度、有着精度极高的钢箱梁线型控制要求……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施工人员心里没底,孙小猛也感到压力山大。
  有一次施工,北岸主塔受征拆影响,工期落后南岸近五个月。孙小猛明白,快速赶回工期,不能靠名气。于是,他每天半小时的打篮球时间没了,办公室的灯亮得更久了。经过反复检算、试验,塔梁同步施工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因与原设计不符,方案一经提出,便受到专家的质疑。在方案评审会上,孙小猛用翔实的数据回应质疑与诘问,最终折服了众多专家,方案得以通过,两岸的钢箱梁拼接速度齐头并进。4月28日凌晨,钢箱梁第四节段开始拼接。孙小猛像往常一样,在现场盯了近五个小时。吊装到位,各项测控数据出来了,孙小猛敏锐地指出,梁面整体走向有偏下趋势,却遭到了监控单位的否定。
  心存疑惑的孙小猛没有松懈。五个不眠之夜,他查阅文献,建模比对,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桥面吊机实重比原设计大,而斜拉索却“力有未逮”,导致梁面偏低。在与现场监控人员沟通未果之下,孙小猛一通电话打往监控单位。技术会议上,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校博士生导师汇聚一堂,孙小猛从容地演示建模检算结果,直指问题核心,并提出斜拉索索力调整方案,成功化解了桥梁无法合龙的危险。
  在宁波市的三年多,孙小猛与同事们收获了省级工法两项、国家级工法一项等科研成果,夺得中国中铁科学技术二等奖一次、科技成果一等奖一次,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一项项成果是他搏击青春的最好见证。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