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平凡青春致敬——走进中铁四局团委 赵刚军:把阳光撒在孩子们前行的路上 邹泽泽:路,在他脚下延伸 孙小猛:梦想在施工一线飞扬 在建设一流现代化企业集团的征程中谱写绚丽篇章
03版: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189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07月22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189期  下一期
赵刚军:把阳光撒在孩子们前行的路上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梦立 本报记者 张仲磊 发布日期:2016-07-22 12:37:49

  六年的时间,走过6市14县(区),行程1.5万多千米,为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授课1500余人次,牵头开展的助学活动受益学生不下两万人,撰写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受教育现状调研报告10万余字。
  这不是某个社会公益组织的成绩单,这是赵刚军和他的志愿者团队,用自己的青春、梦想、汗水和坚持,把阳光撒在孩子前行的路上。
  赵刚军是中铁四局市政公司团委副书记。他的老家在霍邱县,幼时的农村生活,让他深深地感受到老区贫穷学生读书的不易和艰难。2009年考入安徽大学后,学习之余,他找到了一条充实自己又帮助他人的道路——参加公益志愿社团。他经常提醒自己,志愿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2013年7月,从学校毕业后,他加盟中铁四局。他了解到,非常重视精神明文明建设的中铁四局涌现出一大批“四局好人”、“安徽好人”和“中国好人”。置身于这样的优秀群体,他深感幸运,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努力方向。有人说,做好事、做善事会上瘾的。对此,他深信不疑。无论是在基层的项目中,还是在公司机关,他的志愿服务步伐从未停歇。
  所有的想法,必须从自己做起。工作后有了稳定的收入,生活条件自然比从前改善了许多,让他有能力坚持每月从工资里拿出1/3用到助学上。同时,他将志愿服务逐步引入市政公司机关团的工作,公司领导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2013年11月,公司首次“皖西公益助学行”活动通知发布,反响很大。除了团员、青年参与外,公司主要领导也带头捐款,累计募捐善款八千余元,这成了公司爱心账户的第一笔公益基金。随后,他们组建了机关爱心车队,经常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免费车辆服务;成立了家园发展中心助学兴趣小组,力所能及地为大学生支教团队提供培训、资金、法律等支持。他牵头建立白血病患者关爱互助圈,先后为五名白血病患儿组织献血和募捐活动,个人献血量达2000毫升。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激发了团员、青年的公益热情,传递了青春正能量,提升了大家的思想境界,机关志愿服务参与率高达100%,多名青年获局优秀志愿者和优秀团员等称号。
  他觉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应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用心去做,时时处处都有发挥作用的舞台。2015年6月,他被调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章盖营污水处理厂项目部工作,认识了一对来自四川省的农民工夫妇,黝黑的皮肤让人一眼分不清哪位是丈夫、哪位是妻子,他们每天起早贪黑支模板、搭防护,为的是家里两个孩子上学有保障。于是,他组织对农民工进行全面摸底,了解到协作队伍中有很多农民工来自四川省、河南省等地,家庭非常困难。在项目党工委的支持下,公司首支“蒲公英”帮困助学服务队在塞外成立。项目部青年员工自发与农民工子女结对帮扶,大家自发捐资七千余元作为服务队帮困助学专项资金。
  入职三年来,他先后获“四局好人”、“中国好人”、安徽省“向上向善好青年”和“中国中铁优秀团干部”等称号。他深知,这既是组织上对他的肯定和关心,又是鼓励和鞭策,更是对真善美的崇尚、对奉献者的褒奖、对志愿者的召唤。他觉得,作为新时代青年,任重道远,责无旁贷。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