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点里的“学生兵” 团蚌埠市委打造企业共青团文化节 图片新闻 团庐阳区委:暑期爱心课堂十年来常态化服务群众获称赞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189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07月22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189期  下一期
团庐阳区委:暑期爱心课堂十年来常态化服务群众获称赞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夏阳军 本报记者 谢婷婷 发布日期:2016-07-22 11:45:28

  暑期以来,团合肥市庐阳区委积极协调各乡镇(街道)团(工)委与高校团委、志愿服务组织广泛对接,充分利用大学生志愿者和辖区志愿团队资源,在社区开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暑期“爱心课堂”,陪伴孩子度过快乐、安全、有意义的暑假。
  7月11日,庐阳工业区(林店街道)官塘社区迎来了一批年轻的客人:30名小朋友和20多名志愿者,暑期“爱心课堂”在社区开课了。自2007年“爱心课堂”启动以来,至今已坚持了整整10年,先后有五百多名中小学生和留守儿童度过了一个个充实、快乐的暑假,广受群众好评。
  家住皇家花园小区的阮心雅、阮子杰姐弟俩今年都报名了暑期“爱心课堂”,姐姐即将升初中,弟弟读小学一年级,父母忙着做小生意,基本上没有时间照看他们。往年暑假,姐弟俩都是回老家和爷爷、奶奶一块度过,要么看电视,或者玩电子游戏。“今年妈妈听说暑期‘爱心课堂’就开在社区里,离我们家很近,就给我和弟弟报名了,有很多同龄人,我喜欢跟大家一起学习、一起玩。”阮心雅说。
  官塘社区党组织书记冯远付介绍说,社区专门把会议室腾出来给孩子们上课,教室能容纳八十多人,投影仪、空调、多媒体音箱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社区工作人员和青年志愿者做好后勤保障,一定让家长们放心和满意。
  7月8日,杏林街道团工委联合省志愿者协会公益工作委员会、安徽中医药大学华佗爱心社志愿者,共同主办“美丽青春  志愿庐阳”暑期托管学校项目在杏林街道文体中心开课。为期一个月的托管班针对辖区双职工子女、留守儿童,不仅提供全程免费的假期托管服务,还带领孩子们参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史馆、化工实验室、先进技术研究院,让孩子们感受尖端科研技术。
  7月4日,四里河街道“青春加油站”里热闹非凡,由四里河街道团工委重点打造,合肥师范学院大学生志愿支教的“布谷鸟小课堂”开课了。辖区的六十余名孩子拿起画笔,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纸上尽情挥洒。
  “‘爱心课堂’、托管学校让孩子们在暑期有了好去处,志愿者成了社区居民人人盼望的‘小红帽’。服务社区群众需求,让家长放心、孩子开心,是共青团暑期开展活动的初衷,目前已在全区形成常态化”。团区委书记桑田介绍,自中央群团工作改革要求提出以来,团区委既坚持做好自身品牌工作,不断开拓创新,通过“青年之声”、微信群等渠道了解青年群体最新需求,及时调整工作和活动导向。以区域化团建和校地共建为抓手,盘活各方资源,不断丰富社区“青年之家”的服务职能,切实增强共青团组织的群众性。“建设基层服务型团组织、构建多样化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为社区群众办实事是我们一直在做并将始终坚持下去的事”。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