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点里的“学生兵” 团蚌埠市委打造企业共青团文化节 图片新闻 团庐阳区委:暑期爱心课堂十年来常态化服务群众获称赞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189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07月22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189期  下一期
安置点里的“学生兵”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张仲磊 发布日期:2016-07-22 11:44:01

  “会长,今天有物资吗?有啥活需要我们做呀?”
  “暂时没有,你们趁现在好好休息休息。”
  “不累,我们就在篷子底下坐着吧。”
  7月15日,舒城县桃溪中学安置点里,18岁的周志伟和两个小伙伴一起从休息室里走出来,看到舒城县义工协会会长李永生时,第一句话就问有没有什么事需要他们做。
  连日来,舒城县桃溪中学、柏林职业高级中学、石岗中学等安置点内,活跃着一支近40人的学生志愿服务队,他们在当地义工组织的协调安排下,和工作人员一起,每天在安置点内分装饭菜,搬运方便面、矿泉水,为受灾群众献上一片爱心。
  “这个孩子今年高二,来这里有一个星期了,起初是家长把他送来的,让他锻炼锻炼,后来他觉得挺有意义,不仅自己忙前忙后的,还带来了几个朋友”。李永生说,自6月30日晚以来,舒城县普降大雨,致使该县境内的丰乐河桃溪孔圩段出现管涌,该县连夜紧急转移了六千多居民,并在该镇境内桃溪中学和龙舒小学设立了两个临时安置点,目前桃溪中学安置点有一千多人。为了做好安置点的后勤保障服务工作,舒城县义工协会于7月2日进驻桃溪中学安置点。
  “到了安置点后,陆陆续续有学生来我这报名,想加入义工协会,参加抗洪抢险救援工作,我跟他们说,一线太危险,他们不适合去。他们说,不上一线,我们就在后方,把后勤保障工作做好,让一线的人专心抗洪”。李永生说,听到这些话他很感动,而且通过近半个月的服务,他发现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我们这次发动的义工有150人左右,其中平均年龄16岁左右的孩子有40多人,他们每天都是早上8时准时到,晚上有时候工作到11时多才回家。真的很不容易,别说一个孩子,就是大人也累呀”。
  在安置点,记者认识了陈春林,今年刚参加完高考。他告诉记者,考完试后比较闲,想做些有意义的事,得知舒城县义工协会在招人,便报了名;方杰,17岁,合肥机电技师学院学生,7月2日,他放假回老家,看到桃溪中学里有人在搬运救灾物资,便进去帮忙,从那天起,他每天都会去安置点。喻冬意,桃溪中学九年级学生,虽然年纪小,但活却没少干,打扫卫生,搭帐篷,扛物资,哪里有活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前些日子送来40吨大米,这些孩子二话没说就去扛,一袋25千克,每人至少都扛了一百多袋,没有一人叫苦、叫累,看到那个场景,安置点的每个人都很感动。”李永生说。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