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三联学院助力莘莘学子 胡鹏飞:朝着太阳生长 赵明惠:世界很大,路还很长
05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15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04月27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154期  下一期
筑梦三联学院助力莘莘学子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安徽三联学院学生资助中心 王小玺 发布日期:2016-04-27 14:19:00

  作为我省第一所民办高等院校,安徽三联学院在校长金会庆的带领下,严格执行国家资助政策,确保多项国家惠民政策落到了实处。金会庆多次强调,学生资助工作是高校一项长期而又重要的工作,是学校落实国家民生工程的重要工作,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更是保障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
  安徽三联学院一直秉承着“在阳光下运行”的工作理念,全体学生资助工作人员本着“为生,务实,清廉”的工作宗旨,通过各项举措,从未让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学生资助工作的相关制度和措施,稳步推进工作资助深入开展,充分发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学校高度重视并认真开展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评选工作,一直以来得到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肯定。同时,学校积极制定和推行各项校内帮扶政策,如学校奖学金制度,2015年学校更是大幅提高了校内奖学金额度;免除孤儿学生学费政策;大力开展校内勤工助学工作,尽最大努力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固定工作岗位和临时工作岗位;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发放生活补贴,2015年发放标准得到大幅度提高;开辟新生报到“绿色通道”,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忧入学……安徽三联学院在不断前进的道路上,坚持“政府资助,学校帮扶,学生自助”的工作思路,认真做好奖、助、贷、勤、免、补工作,稳步、有效地推进学生资助工作的健康发展,使之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安徽三联学院非常注重资助育人的针对性、实效性,以改革的精神提高资助水平,以精准的数据规范资助工作,不断加大对实际工作的细化调研力度。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通过深入家访、走访二级学院和班级,以及赴省内外兄弟院校调研等方式,深入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吸取资助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通过搭建经验交流平台,研究探讨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积极进行试点改革,结合学校实际,拟定了《安徽三联学院学生获得国家奖助学金后的考核办法》,逐步完善了评选前、评选中、评选后三层管理机制,切实保障了资助工作顺利开展,确保评选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规范、精准,保障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获得资助,顺利完成学业。
  作为省学生资助工作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安徽三联学院积极秉承“研究资助政策,诚信资助方略,助力人才成长,促进教育公平”的宗旨,加强资助工作的研究,在精准与规范上下功夫,通过座谈讨论、调研统计、分析数据、科研探究,不断夯实基础,努力开创学生资助工作新局面。2016年伊始,学校针对“百千万走访”工作进行了提前部署和安排,积极做好资助政策宣传工作,使学生和教职工充分了解国家及学校的资助政策。
  “以科学的精神推进资助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在安徽三联学院学生资助工作经验交流大会上,校党委副书记鲁先长明确提出未来资助工作的发展目标。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强化教职工为莘莘学子解决实际困难的服务意识,引领学生在校期间刻苦学习,常怀感恩之心,以实际行动来回馈社会。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