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区全力提升农村教师幸福指数 写剧本的小学校长 儿童作家走到学生身边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15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04月27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154期  下一期
金安区全力提升农村教师幸福指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韦玉柏 通 讯 员 刘自 发布日期:2016-04-27 13:58:17

生活上照顾 工作上帮助 政治上关心 任用上倾斜 财力上投入
金安区全力提升农村教师幸福指数

□本报记者  韦玉柏  通 讯 员  刘自俊

  本报讯  “张杰担任了校团支部书记,并在安徽师范大学深造;盛磊积极要求进步,已是中共预备党员;黄道婷成了家,承担初中毕业班英语教学;胡俊来时是小学教师,现在破格担任七年级班主任;张海涛家在铜陵市,第一个入住教师周转房”。4月22日,六安市金安区孙岗镇思古潭学校校长左绪军告诉记者,最近六年新招进来的15名年轻教师没有一个走掉,全都成了学校的骨干。
  左绪军说,因为教师实现了安居乐业,现在每学年都有许多学生回流,目前该校已有近700名学生。
  思古潭学校的变化是金安区的一个缩影。
  “条件艰苦,工作单调,业余生活枯燥,个人问题后顾之忧多,心不安,事无成,进步难”是四年前该区农村青年教师对自己工作、生活的评价。
  2012年“五四”青年节前,刚上任的金安区教育局局长朱志明到农村学校看望青年教师时听到这样的话后,作为全区教师的“头”,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用近两个月的时间逐校看望了农村青年教师,对他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政治进步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调研。随后,他主持召开了局党组扩大会,会上,他语重心长地说:“这几年新招聘的教师多为独生子女,且大多家在外县(区)甚至外市,他们是金安教育的一支后劲强大的生力军,我们局的干部和学校领导要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去努力关爱他们。”
  随后,就定下了“生活上照顾、工作上帮助,政治上关心,任用上倾斜,财力上投入”五大措施来着力提升农村青年教师幸福指数,给农村青年教师一个温暖的“家”。
  当年暑期,区教育局就为改善农村青年教师生活条件“化缘”,争取了近20万元资金,为农村小学配备了冰箱。随后的几年里,陆续为农村青年教师购置了洗衣机,安装了网络电视、热水器,配齐了卫生间基本设备,并为特岗和区内招聘教师建立了小厨房。从2012年开始共投入项目资金1555万元,在22所农村学校建教师周转房1.141万平方米共326套,近500名农村青年教师住进了新房。家住巢湖市的特岗教师俞利利、杨阳于2013年被分配到金安区东河口镇嵩寮岩小学后,校长为他们布置新家:粘贴玻璃彩纸,购挂窗帘,疏通下水管道,更换灯具,安装网线,配备无线信号设备。每逢“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中秋节、端午节、教师节,区党委、政府和区教育局主要领导都到校看望、慰问年轻教师。
  农村青年教师平时工作忙,与社会接触少,他们的婚姻问题一直是家长和局领导的一块心病。为解决这一后顾之忧,区教育局和区教育工会主动与区、乡(镇)妇女联合会、团委等组织联系,开展青年教师联谊会、校际联谊会、区乡青年联谊会,动员和组织未婚青年教师参与团市委等部门举办的“我们约会吧”;同时,建立了区内青年教师婚姻状况信息库,寻找机会,主动为他们牵线搭桥当红娘。四年来,通过多方努力,共为113名青年教师找到了他们的“另一半”。
  由于多方面原因,学校近几年来招聘的教师多为非师范类毕业生。为了尽快让他们在业务上成熟起来,区教育局通过岗前培训、校本培训、“国培计划”、“一对一传帮带”、名师带徒、送出去学习、远程教育、青年教师到名校任教学习、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青年骨干教师评选等一系列举措,为农村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平台。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以后招聘的970多名青年教师中,已有420人成为区级、乡(镇)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或在省、市、区教学比赛中获奖。
  “不仅在生活、工作上照顾、关心他们,给他们温暖;更要在政治进步上关心、任用他们,使他们有盼头”。朱志明表示,就是要通过各种努力使得教师成为农村人羡慕的职业。
  区教育局一方面积极与乡(镇)党委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对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教师,重点培养,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及时把优秀青年教师吸收进党组织。在提拔、任用上,区教育局不拘一格,大胆提拔、任用青年教师。近四年来,已有56名农村优秀教师入党、91名农村青年教师走上学校校级和中层领导岗位。10年里,到岗的特岗教师和区内招聘的教师共974人,除个别特殊情况外,无一中途离岗,农村青年教师队伍保持稳定,实现了招得来、稳得住、干得好的预期目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