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发展让乡村学校悄然发生巨变 坚持“走下去,走出去”探索职业化、国际化
06版:访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14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04月1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146期  下一期
均衡发展让乡村学校悄然发生巨变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韦玉柏 特约记者 方  发布日期:2016-04-13 14:45:59

安庆市长风初级中学校长朱军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均衡发展让乡村学校悄然发生巨变

  正是政府对教育不差钱的投入,才让我们学校和城区学校真正做到了一样好、一样新、一样美。
  五年的均衡发展,让我们的教育理念特别是教育质量观、评价观、课程观等有了根本性转变,学生的眼光和思维也随我们的转变而悄然改变。
  大力改变传统的课堂方式,以任务单、导学案为媒介,极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生本课堂,教与学的方式变了,课堂效率提高了,教师发展了,学生成长了。
                   ——朱  军

  安庆市长风初级中学坐落在安庆市迎江区长风乡长风村与元桥村交界处,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初级中学。在校学生数最高达1401人,现在在校学生194人。生源的锐减,让这所乡村学校陷入发展的尴尬和困境。
  “要做一颗有生命力的小草”。从当校长的第一天开始,朱军就有一个朴素的办学理想:要建设一所平安、健康、进步的学校,要和城里的大树一样去享受阳光、去成就绿色。
  不差钱的教育投入,让学校有获得感
  “五年前,这里还没有一幢安全的教学楼、没有一间标准化的教室、没有几台能用的电脑、没有像样的操场,下雨要蹚水,晴天有灰尘。如今,学生们都说,学校是自己最喜欢呆的地方,因为这里有标准化的多功能教室、有绿草如茵的足球场、有无处不在的wifi,还有和自己打成一片的教师、有可以自由选择的课程……”朱军直言,五年来,亲眼见证了学校的发展是校舍安全工程的“安心”之路、标准化建设的“暖心”之路,以及均衡发展的“开心”之路。
  朱军介绍,2011年以来,迎江区政府先后投入三百余万元用于校舍安全工程、标准化建设、校园美化修缮、信息化设备添置等一系列硬件建设。现在,不仅建成了较完备的功能室,还配备了40台新电脑,每间教室都有电子白板,无线网实现校园全覆盖,而且每样设备都能真真切切地用好、管好,发挥出最大效益。“正是政府对教育不差钱的投入,才让我们学校和城区学校真正做到了一样好、一样新、一样美”。
  办学条件好了,必须要追求学校的特色发展,农村学校怎样办出特色?在和师生的交流中,朱军发现足球是师生共有的爱好,就不失时机地推出“足球文化”,提炼出“心中有目标,团队讲合作,方法须正确,用力要适度,进啦”的特色理念,并让这一文化引领师生有精神、有追求。去年,获批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学校特色办学的充分肯定,更让学校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全方位的利好政策,让教师有归属感
  “五年前,这里还是本乡教师教本乡学生,是均衡发展打破了这种局面”。朱军介绍,现在的教师大多来自城区,因为住得远,大家天天都在和时间赛跑,5时半起床,6时半出门,7时半到校,每天的工作紧张而又充实、劳累而又欣喜。
  在学校,教师们都叫朱军“20G”校长,因为他的电脑硬盘里有20个G的教师“全家福”,它记录着全校每位教师的资料和档案,一人一个文件夹,里面有教师上岗的介绍信、证件照、发表的论文、开展的活动、参加的各类培训等,每位教师取得的成绩都随时记录,比如听了一位教师的课,都会在第一时间记录下听课感受并与其交流。
  “这些不起眼的做法很令教师们感动,更多的幸福感还体现在区政府为教师们出台的有关福利待遇、专业成长的利好政策”。朱军说,为让农村教师安心从教,政府逐年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从2013年起,迎江区边远农村教师每月享受270元~1100元的农村补贴,让教师们的交通和午餐有了保障。
  同时,落实了校长、教师交流政策,每年都补充新教师,教师年流动率达15%以上。还是全区最先配备“人手一机”的学校,现在每间办公室都有空调,人人都有笔记本电脑,人人都能熟练使用信息化设备备课和教学。
  多元化的教育评价,让学生有幸福感
  “每天清晨醒来,都是对即将开始的一天充满着期待和向往;每天回家路上,都对校园生活充满了留念和回味。”这是该校一名叫吴美琳的学生作为迎江区“文明好少年”参加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发言,她的话中,透出满满的幸福感。
  “这只是一个缩影”。在朱军看来,五年的均衡发展,让我们的教育理念特别是教育质量观、评价观、课程观等有了根本性转变,学生的眼光和思维也随我们的转变而悄然改变。
  安庆市作为全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农村学校也在积极尝试。该校以绿色评价为育人理念,从课程改革入手,每年的校园歌手大赛、每学期的研学旅行、每月的趣味比赛、每周的晨会演讲、每天的夕会课,为每个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特别是他们开展的“草稿本”展评,从学生最基本的学习行为入手,重点引导学生要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展品上有学生自荐、班主任推荐、各班安排解说员现场推介,参观的学生手拿小五星为自己喜欢的展品点赞,过程体现了自评、他评、互评的多元评价理念和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教育追求。
  “作业少一点、活动多一点、成绩高一点是学生们朴素的心声,于是,我们将目光盯到课堂上,向40分钟要效益”。朱军说,在该区教育局提出的“三环五步”教学模式改革下,学校大力改变传统的课堂方式,以任务单、导学案为媒介,极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生本课堂,教与学的方式变了,课堂效率提高了。同时,在推进过程中,教师发展了,学生成长了。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