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嗨子戏的留守儿童们 图片新闻
05版: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14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04月1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146期  下一期
学嗨子戏的留守儿童们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吕乃明 发布日期:2016-04-13 14:51:42

  一百多年来,嗨子戏以优美的唱腔、动听的旋律唱响淮河两岸。2006年,阜南嗨子戏被批准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于多种原因,阜南嗨剧团于1982年撤消,民间班社活动也迅速萎缩,且后继乏人。阜南嗨子戏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进入21世纪,该县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力度,阜南嗨子戏得到了重点关注。2012年7月,阜南县嗨子戏艺术学校非遗培训班开课,学生大部分是从该县孤儿和特困家庭中招录学员,年龄在10岁至16岁之间,县财政投入办学经费,学员学杂费全免,学制三年。
  学生们每天6时半起床喊嗓,然后练功,跷腿,翻身,还学习二胡和击乐。县文化馆馆长李建军说,通过培养年轻演员,让更多的人看到、听到阜南嗨子戏,让这一历史悠久的剧种在历经沧桑之后能再度萌芽。                              □吕乃明/摄

 学生们着戏服模拟表演古装戏节目
 男学生学习武戏里的基本动作
 学生在认真练习基本功
 年迈的教师在给即将上台演出的孩子装扮古装戏头饰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