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代培需要“从长计议” 要发挥学校功能室的作用 用手机被劝退 “神童”没落折射应试之弊 切莫让“校园文化”陷入“虚无主义”
02版:教育时评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14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04月1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146期  下一期
“神童”没落折射应试之弊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宿州市埇桥区教育体育局 梁 好 发布日期:2016-04-13 14:40:27

   从两岁起,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的魏永康就被人称为“神童”,因为母亲曾学梅从小的悉心教育,他四岁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课程,17岁考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在2003年7月,已经读了三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连硕士学位都没拿到,被学校劝退了,于是,网友开始纷纷指责母亲的教育太急功近利。
   其实,魏永康的“神童”成长轨迹实质上是行走于应试之路的艰难之旅,而“神童”没落更是当前应试教育之殇。在中国科学院,“神童”连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不具备,这也是导致其“泯然众人矣”的根本原因。然而,反向质问,对于这位人格发展有缺陷、生活基本能力不具备的学生,如何能够被中国科学院录取,获得硕博连读的资格呢?这样的人才选拔机制是否生动地诠释了应试教育导向呢?追溯向前,“神童”之所以连连跳级,一路畅通无阻,凭得正是其应试的能力和骄人的分数。可以说,正是这样的教育评价机制,造成了“神童”发展的致命缺陷,如若寻根问底,应试教育的流毒无遗是神童没落的真正根源。
   人才选拔与教育评价制度是指挥棒、是方向标。什么样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就会产生什么的教育,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人才。作为“神童”魏永康的没落并非偶然,也不是个案。“神童”们并没有因为智力的优势而获得更好的发展,反而较之其他学生,因为智力助推他们应试的速度与程度,让他们荼毒更深、受伤更狠,以至于无法享受正常人的生活。
   由此可见,以分数为导向、以应试为目的的“神童”教育,失败是必然的,“神童”没落更加折射了应试教育之弊。如若,我们的教育依然无视学生的个性、无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无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这样的教育悲剧仍然会发生与重演。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