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池州市贵池区梅龙中心学校校园文化探索
关键句:
★校长葛四清:“坚持走人本理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之路,为了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对学生的未来负责,让学生快乐,家长放心,社会满意!”
★池州市贵池区梅龙中心学校坐落在美丽的长江之滨,九华河畔,近几年被评为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市示范留守儿童之家、市文明校园、区文明单位等。
□本报记者 李娅妮 吴雄峰
蒙几代贤达栉风沐雨,经数届师生发愤图强,池州市贵池区梅龙中心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校风醇厚、教风严谨、学风端正、书香满园、环境优美、人文和谐的贵池区农村名校。一直以来,学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努力朝着创新、品味、特色的方向前行,校园文化建设因有灵气更具灵魂、因有内容更富内涵。
提升理念 正确定位
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产品,是隐性的、富有吸引力的区域文化系统。一个理想的校园,不仅要求建筑布局合理,排列有序,而且要充满人文精神和理性光芒,让在这里生活学习的人们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校长葛四清告诉记者:“学校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经反复酝酿,最终将本校文化定位为:用传统文化打造校园文化,用民族精神支撑校园文化,用中华美德丰富校园文化,用多彩活动展现校园文化,用优美环境滋润校园文化。”据了解,目前学校已形成物质、制度、精神三层面和谐共进的校园文化,映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焕发着勃勃生机。
创新方法 多元实践
校园文化建设仅有理性认识和思考是不够的,必须以先进的理念为指导,大胆实践创新,才能破解瓶颈,走出学校发展高原期。
以人为本,和谐一家 学校一直以来倡导“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建设,实施“人性”管理,用制度规范行为、凝聚人心,使学校这个大家庭和睦、和谐。校长葛四清向记者介绍,要深入教学一线,进行民意调查,通过校委会、教代会、师生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建议,反复讨论其有效性、可行性。
学校注重人文关怀,无论对人对事都显现出一个“真”字。记者了解到学校所辖的双湖小学,地处偏远山区,为此学校专门对该校制定了许多优惠制度:租用车辆每天接送、中级职称直聘、食堂中餐补助等。
内化素养,规范行为 葛校长向记者表示:“在教职工的行为文化上,学校做到‘三抓’‘四留情’。学生行为文化建设上,学校从文明礼仪教育入手,组织‘中国梦’‘三节三爱’等系列教育活动。开展好学校的传统德育教育,使学生们懂得感恩父母与社会。”学校的德育教育案例《学会感恩 学会做人》入选了安徽省中小学“德育百校行”活动。
立足教研,提高质量 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研究能力有限,教研氛围不浓,如何走出种种约束,唯有创新、尝试。该校已有2个省级课题得到立项、开题;开发了《经典诵读》等校本教材;编印了校刊《课改通讯》。学校先后培养了一批市、区级人才,近百篇论文发表,连续三年评为贵池区“中小学综合目标考核先进单位”。
传统体育,彰显魅力 学校在校园体育文化上进行了精心谋划,开辟体育新闻宣传专栏,设立了活动掠影展台和荣誉室。学校每两年举办一次田径运动会,每学年举办一次趣味运动会,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2008年,获得安徽省阳光体育成果展示三等奖;2013年,被授予贵池区“体育先进学校”。
诵读经典,书香满园 学校从2006年开始全面启动“书香校园”建设,改善了学生读书环境,室内设立了图书室、阅览室,室外建设了读书台,教室配置了图书角,添置了7000多册图书,配备了图书管理员。2014年,该校还编写了《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开展了“一日一诵读、一周一名篇、一月一心得、一期一展示、一年一检测”活动,真正实现了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
特色活动,丰富内涵 近年来,学校在广泛开展重大节日教育、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常规活动的同时,积极创新思维,打造特色活动。学校开办“第二课堂”教育蓬勃发展,反响强烈。开辟了“开心农场”,师生共同参与,让孩子们体验劳动,学会技能,分享果实,懂得感恩。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也是学校的一大特色:变留守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乐园,并被评为池州市“优秀留守儿童之家”。
新形势下,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去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
“为促进校园文化持续发展,我们应实实在在的进行特色建设,培植新元素,发展新内涵,塑造学校形象,锻造学校精神,提升办学品位,让校园文化成为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成为学校优良的生态环境,使学校的魅力永驻。”校长葛四清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