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实施“注册制”破除教师资格终身制 让大学生寻一静处 捧书而读 图片新闻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13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03月2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136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让大学生寻一静处 捧书而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程榕娟等 发布日期:2016-03-23 10:45:32

对话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党委副书记王传辉
让大学生寻一静处 捧书而读

□本报记者  程榕娟
  通 讯 员  戴长江  刘  昊

  3月9日,“皖江200”大学生课外阅读之“好书传阅”专题活动如期举行启动仪式,一本好书在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的学生中争相传阅,阅读成了3月校园里最美的风景。
  自2014年下半年,该院启动“皖江200”大学生课外阅读活动以来,校园里读书氛围渐浓,寻一静处,捧书而读,成了该院大学生课外生活的新常态。历经一年半的打磨和发展,该项活动成了该院文化建设的一张特色名片。日前,本报记者对话皖江学院党委副书记王传辉,听他讲述该院的文化建设之旅。
  本报记者:学院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启动“皖江200”大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这个“200”是什么意思?
  王传辉:启动这项活动主要是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学院办学的需要,我们学院学科是以文、经、管为主,文科类占多数,从学科性质来看,阅读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二是从学院的办学理念着眼,我们一直坚信,大学要有灵魂,要有自己的内涵,但现在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很多大学生沉迷于手游、网游等各种游戏中,对图书的阅读量少之又少。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是大学生应该从事的最重要任务之一,是他们获取知识的必然途径,所以非常有必要把阅读作为一项活动来推广。三是从学院的办学特色来思考的,现在大学之间的竞争更讲究软实力,注重以文化育人,文化育人是最常用的、也是最薄弱的育人方式,所以学院希望通过这样的一项活动来强化文化育人,引导每一名在校大学生捧起书本,与经典对话,让他们在阅读中提升道德素质、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也让书香校园成为学校的一个符号。
  “皖江200”活动中的这个“200”是指学院为每一名在校学生推荐阅读200本课外书目,其中150本为公共阅读书目,50本为专业阅读书目,以便学生四年在校学习期间精心选读、潜心研摩。为了挑选出这200本书,学院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会同各个学科教师,广泛地调研、论证,结合学院办学特色、学生特点和各系人才培养目标,反复斟酌,优中优选而成,涵盖了大学生成长中所需的各种精神食粮。
  本报记者:除了好书传阅这个专题活动,“皖江200”大学生课外阅读活动还包括哪些?
  王传辉:“皖江200”好比一颗种子,我们要将这颗种子呵护好、培养好,让它尽快发芽长大。为了让这项活动顺利推进,学院图书馆加强图书建设,专门设立了“皖江200”学生课外阅读展架,为学生提供广、快、精、深的电子信息服务。
  2015年,学院重新修正了活动方案,对在校大学生的阅读量进行了调整,从原先一年读20本书、写10万字读书笔记,调整为现在每年读10本书,每个月提交不少于1500字的手写的读书笔记,降低了要求,也让活动更接地气,学生踮起脚尖就能实现。目前,恰逢学院成立10周年,学院准备出一套书,其中就打算出一本《我在皖江话读书》,从学生提交的读书笔记中择优汇编。
  从去年开始,我们在新生班中开展“半月一谈”活动,从每个班遴选或学生自荐,每期推出六名学生走上讲台,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和体会。我们的目标是用一年的时间来让所有的新生都站上一次讲台。从我的经历来看,学生时代不敢说话,后来上了几次讲台,胆子也就大了,所以这种方式对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都是大有好处的,这些能力的培养都直接关乎着他们的就业。
                     (下转第三版)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