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 买菜的那些事 木末芙蓉花 识字之忧
08版:风华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13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03月18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132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识字之忧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包光潜 发布日期:2016-03-18 17:49:27

  百无聊赖时,我喜欢整理旧物。在发黄的纸片中看到年轻时写的东西,往往忍俊不禁:文字幼稚,时有句子不通,还有错别字。可我并不羞愧,而是觉得自己很执著。一个识字不多的人,竟然冒冒失失地写起了小说、散文、诗等。如果只是写写诗,那是情有可原的,不是说18岁的青年都是诗人嘛。
  后来忙于生计,读书少了,写作少了,思想似乎也变得简单了。都说“四十不惑”,而我越活越困顿,不是物质匮乏,而是精神失窃。仿佛知道的东西越多,困惑就越多。这使我想起苏东坡的两句诗:“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如果大字不识一个,哪有那么多烦恼和忧愁啊。即便识字,也只需会写写姓名、记记账而已,何必读那么多的书呢?
  小时候,我最大理想就是做一个小队会计,既能识得几个字,又能算算账,没人敢欺负和蒙骗就行。我的祖祖辈辈生活在乡野,日出而作,日没而息,自给自足,代代繁衍,其乐无穷。可是到了我的父亲那里,情况就大变了。他识得几个字,还会编点小东西,譬如革命样板戏等。可他很不幸,老是觉得这个地方不如意,那个地方应该怎样怎样,结果在病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下离开了人间。时年,我只有7岁。父亲临终前,请人为我刻了一柄私章,名曰光全。这是父亲送给我的唯一礼物,却在岁月的辗转中丢失了——我一直不记得它放在了什么地方。这柄私章也是父亲的一种精神寄托,他希望我有“光”有“全”。可我最终背叛了父亲,竟然私自改了名字:光潜。当时,我觉得这辈子不可能“全”了,只能“潜”下心来,好好学习,磨砺意志,说不定哪天还真的有了出息。
  我天天用“包光潜”签名领取稿酬等,日日用“包光潜”面世,但我时刻没有忘记原来那个姓名:包光全。那是父亲留下的,说不定还请了乡村算命瞎子掐算过的。从这一点上来讲,我是个不孝之子。
父亲是一个失败的读书人,因身体等诸多原因,中途辍学,后来沉疴缠身,丧了性命。读书识字的重任自然落在了我的肩头。我乃民间草字头,不显不赫,不著不名,却心怀忧患。我少有懈怠,坚持阅览,多有思想,困惑日甚。
  读书的过程既是享受的过程,也是痛苦的过程。书读多了,自然有了忧愁和烦恼,自然悲天悯人。吴芳吉在《戊午元旦试笔》里说:“三日不书民疾苦,文章辜负苍生多。”只要手中的笔不折不断,我就会写下去——写尽民意,写出真善美。当然,读书不能达到至上境界,心里往往是不平衡的——“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单说这住房吧,身边的人几乎都有两套了,即便只有一套,也是与时俱进的新房子,而我却始终守着一套福利房。遇到拆迁,连个随心所欲的窝都没了。再想想唐代李颀的话,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可我不在草莽又能够到哪里去呢?不过,人在低处,自有低处的好。即便有人将你推倒,也无碍,重心低,伤害小;即便踏上一脚,身子下面还有厚实的土地垫着呢。我时常躺在地上,像阿Q一样看着天空发呆发笑——你再高,我也可以看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