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青瑜:团干部进村后的变化 图片新闻 乡镇领导轮流为年轻干部讲课 淮南市教师捐髓挽救广西少女
05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13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03月18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132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鲁青瑜:团干部进村后的变化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谢婷婷 发布日期:2016-03-18 18:01:13

  时间一晃,八个月了。想想进村挂职的这八个月,团南陵县委的90后团干部鲁青瑜的体会是:忙并充实和快乐着。
  “去年8月,第一次听说县委组织部选派我到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家发镇龙山村任党总支第一书记时,有过迟疑。”鲁青瑜说,一方面是因此前无在村任职的经验,另一方面作为90后团干部进村挂职任党总支第一书记,面对土生土长的村干部们能否服从,心里没有底。进村前,他所做的准备是重读《沈浩日记》、重温《第一书记》和《马向阳下乡记》……
  好在龙山村去年初被列为团县委的“双联系”村之一,鲁青瑜对它并不陌生。三千多人口分散在37个村民组,尽管与周边的村比,各方面的发展较为滞后,但有勤劳的村民、敬业的村干部,更有热情踏实的返乡青年,这些让鲁青瑜一进村便感受到有一股清新的空气,增添了他进村的动力和信心。
创业青年忙起来
  进村后如何打开工作局面是个难题。一番走访后,他凭借团干部的经验强项,从引导与帮扶青年创业着手。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返乡创业青年闵旭峰开启了自己的家庭农场项目。从流转土地,到农场设计,再到建筑施工,闵旭峰说自己走的每一步都离不开鲁青瑜的鼓励和支持。闵旭峰说,鲁青瑜进村后不仅推荐他参加了团省委创业青年培训班,还自己掏腰包借钱给他,给他提了不少意见和建议。
  不仅如此,鲁青瑜还常常召集村里的返乡创业青年一起分享经验,碰撞火花。今年的服务农村青年月,他走访了不少春节返乡的青年,了解他们在外的务工境况和是否留乡发展。“很多青年虽然适应了城市的生活,但是比起家门口就业、创业,只要有合适的岗位和项目,能保证物质生活稳定和情感世界的寄托,他们大都愿意留下来”。得知邻村有位从浙江省杭州市回来的“都市农夫”有意返乡发展有机种植业,鲁青瑜十分兴奋,最近正忙着跟他谈合作,找项目覆盖到龙山村。
村小学美术课开起来
  如今,龙山村马山完全小学龙泉分部的学生们每周都能上两节美术课。这对于学生们来说成了最享受的校园时光。而这得益于鲁青瑜的积极促成。
  去年10月15日,48名学生跟着团县委西部计划志愿者陈瑞开始了第一堂美术公益课。课堂上,一个个由线条与色块构成的图案看似幼稚,陈瑞却用图形开启了低年级小学生们对线条的感知,用混色让中年级、高年级学生们感受到色彩的奇妙。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学生爱上了美术课,喜欢上了这位从村外请来的美术教师。
  进村的第一个月,留守儿童便进入了鲁青瑜的视线。龙泉分部作为马山完全小学的教学点,10名教师承担着一年级至五年级共48名学生的教学任务,48名学生中一半以上是留守儿童。校长宛志云介绍,目前硬件升级并不是学校面临的最主要问题,缺专业教师,尤其是缺英语和音乐、体育、美术教师才最紧迫。几次走访,宛志云和鲁青瑜谈的最多的就是支教。每来一次,鲁青瑜就想要为学生做点事情。
  去年10月,他找到团县委西部计划志愿者陈瑞,将他带进村“做客”。这一举动,鲁青瑜有“私心”。他想将毕业于巢湖学院美术专业的陈瑞请进村给学生们开美术课。不想陈瑞当即答应。如今,学校的公益美术课每周两节,接下来,鲁青瑜还要继续整合高校资源和志愿者力量,“引智”将那里的音乐、体育和英语课陆续开起来。
道德模范树起来
  鲁青瑜进村后,老村党支部书记陈元祥15年悉心照顾瘫痪妻子的事迹经过他的挖掘和宣传,成了被人传颂的佳话。刚进村时,他跟着村干部拜访陈元祥,得知他曾经为村子铺路、完善各种基础建设,一直勤恳敬业,退休后仍旧心系村子的发展。他15年一直悉心照顾生病瘫痪的妻子,且教育出两位优秀的军人儿子。
  看到这位让人肃然起敬的老村党支部书记,鲁青瑜意识到,这不就是身边的好人好事、鲜活的道德模范吗?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他开始张罗起为陈元祥申报镇道德模范。“希望有一天,陈元祥能够站上我们村的道德讲堂,给更多的村民尤其是年轻人传播正能量”。
  说起鲁青瑜,与他几乎同时进村挂职的青年干部郁莉不停地点赞。“老实说,之前,我以为进村挂职不过就是按部就班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罢了,可是鲁青瑜却不一样,他有激情、有想法,很有责任心。他将龙山村的一汪湖水搅活了。整个村子的氛围尤其是村干部们的工作作风变得大不一样了。大家好像突然对这个被贴了‘党组织涣散’标签的村子变得充满信心和期待了”。
  进村八个多月,鲁青瑜每周都会写下一篇进村日志,记录下自己在龙山村工作的点点滴滴,那些故事的主角有创业青年、村民、留守儿童、乡村教师,也有支教的大学生,但无数故事的背后是他的身影和脚步、汗水与付出。“我的愿景很简单,希望龙山村从此摆脱‘后进村’的帽子”。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