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社会公益组织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发展不容小觑。专业化发展需求日益凸显,一方面是社会公众对于公益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组织自身发展竞争过程中的必然结果。
公益不仅需要“热心肠”更需专业化
3月是学雷锋月,江淮大地上志愿服务活动争相开展,其中不乏各类社会公益组织的身影。他们中,有的针对自己专注的领域追寻更深远更有新意的服务,也有因为受限专业发展在夹缝中寻找生机和出路。记者将带读者一起了解我省社会公益组织专业化发展中遇到的尴尬、做出的探索,还有满怀的期待。
不专业公益遭遇尴尬
2009年,李曙光成立了草根网络爱心组织——阜阳心连心志愿者联盟。发展至今,注册会员已经达到五百一十多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后,从最初“打游击”式的开展服务,到如今“心连心”的公益服务范围已经覆盖特殊老人、青年、儿童等各个群体。“随着组织的不断发展,无论是受众需求还是组织自身都难以回避专业化的问题”。李曙光说,因为不专业,他们曾经遭遇过很多尴尬。
两年前,李曙光带领一群大学生志愿者走访一位盲人家庭。“当时,小伙伴们看见家里特别乱,就热情地帮着整理起来”。当志愿者们挪动桌椅发出声响时,盲人青年急了,赶忙叫停。这才知道,对于盲人来说,他们最害怕的不是凌乱,不是屋子里碍事的棱角,而是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被突然破坏。最后,志愿者们不得不将物品重新归于原处。
去年9月,“心连心”与当地福利院的15岁流浪儿童小伟(化名)结对。为了帮助小伟重新融入校园,李曙光专门召集志愿者开会讨论。会后,四名志愿者开始针对小伟开展不同学科的课业辅导。几个月下来,有厌学心理的小伟不仅成绩没有提高,反而因为不良行为习惯给教师和同学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这时候,李曙光意识到可能是服务出了问题。他邀请了一位学习心理学专业的朋友去和小伟聊天,结论是:小伟受长期成长环境的影响,有严重的心理问题亟待治疗。
小伟所在学校没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组织内部唯独几个选修过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又缺乏实践经验。这让李曙光犯了难。“老实说,七年来,我们帮助过的群体和个人无数,真正让我们无从下手的案例并不多”。一段时间,李曙光中断了对小伟的结对,“无奈只能放弃”。今年初,得知一位朋友成立了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刚好有心理帮扶的项目,李曙光第一时间将小伟送到了那里。
80后女孩丁洁是芜湖生态中心的负责人。该组织成立于2008年,是一个扎根皖南地区的草根环境保护组织,先后开展了零废弃联盟的组建、垃圾焚烧厂信息平台建设、焚烧厂清洁运行推动、皖南水环境保护、青弋江的保护、青年环境保护人才培养及公众环境教育等工作。在行业领域内,该组织一直享有不错的知名度及声誉。丁洁坦露,即便如此,该中心遭遇专业难题和质疑的频率并不低。
由于芜湖生态中心有鲜明的组织定位、项目范畴,所以需要十分专业、权威的一线环境调研员,并生成专业、系统的数据和分析材料。采访过程中,丁洁强调最多的就是组织的专业性,“它等同于组织的生命”。发展初期,一群热爱环境保护事业的有志青年凭着满腔热血想将组织发展得有声有色。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为不够专业,最初开展活动困难重重,在收集环境数据和信息的过程中几乎一半的问题需要求助专业人士,甚至拿出经费购买专业加工。“小伙伴们付出了很多汗水和艰辛,将一份不够严谨、专业的数据分析材料摆在受众、权威机构面前时,我们听到的只有质疑声和唏嘘声”。
提到苏成龙,很多人认识他源自2013年雅安芦山地震,他是当时进入震中参加救援的“安徽第一人”。苏成龙原是泾县公安局110巡警大队民警,地震发生后,他快速订好机票、借了一些专业救援装备、购买了一些食物和自救药品前往灾区。“既然来了,就不能添乱,而要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因为工作背景的原因,苏成龙没有闲着,但这次救援经历让他看到了专业与不专业之间的差距。“不专业的救援力量很容易成为救援负担,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
救援结束后,苏成龙回到家乡成立了安徽省白云公益救援队,发展至今有成员一百五十多人,参加过云南鲁甸地震的现场救援,泾县当地大小十多场消防救灾,以及各类助学、助困等活动。苏成龙说,自己成立组织的初衷是希望组建一支专业的民间救援力量,可是由于缺乏专业的救援装备、知识技能等,队伍很难有机会参与最前线的救援,即便去到现场也常常不被重视,得不到认可,只能安排一些辅助性的救援工作。
自费培训提高招募“门坎”成常态
3月11日,合肥市春芽残疾人互助协会承办的全国心智联会2016年年会现场,十多位来自全国各地公益机构的负责人和行业大咖带来的公益分享与专业培训,吸引了来自全国一百多家(含省内二十多家)社会公益组织到场聆听。
活动进展到下半场,时艳侠还不断接到报名参加培训的电话。“足以看出,如今公益组织也好,公益人士也好,对于自己专业化发展的意识、需求越来越强烈了”。近年来,时艳侠常常在全国各地到处奔波,不是去学习培训,就是分享传授。用她的话说,这种奔波是一种“充电”,虽然很累,但是充实,而且每次都能收获满满。“因为我们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残障儿童,这类公益项目的一线人员必须专业,一旦不专业就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极有可能激发残障儿童的问题情绪和问题行为。所以要求我们必须从不专业变得专业”。“春芽”成立13年,近几年,时艳侠接受的培训越来越多,“一方面是政府开始重视,组织官方的培训。另一方面组织自身应对需求不得不加强培训。社会上的公益生态越来越健全,民间培训渠道逐渐畅通”。为了节约培训成本,“春芽”每位受训回来的人员必须无条件向同事分享所学,实现“利益”最大化。
当天,看到两间百余平方米的报告厅里座无虚席,时艳侠欣慰地笑了。“当我们跟政府汇报今天活动的规模、到场嘉宾,以及由基金会和社会赞助在五星级酒店召开时,连领导们都不敢相信:一个小小的社会公益组织能办这样的活动?”时艳侠开心的是年会的成功召开证明了“春芽”的公信力和组织培训的能力,也帮助了更多渴求专业培训的兄弟机构。
近几年,芜湖生态中心开始将专业技能培训作为内部管理与考核的重要内容,专门拿出项目经费分期组织“环境问题与解决对策”、“倡导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户外知识技能讲解”等不同主题的培训。不仅如此,丁洁还常常鼓励员工自费参与全国各地相关培训。“对于我们这类公益组织来说,原本项目经费或者基金支持就有限,要拿出一部分用于专业培训确实很艰难,但却很有必要”。丁洁调侃说,除了自费培训,去其他培训现场“蹭名额”的事情时有发生。
“中心刚成立的时候,为了扩大影响力,构建队伍,只有志同道合就拉到一起。现在不行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必须严格要求新加入人员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一旦一线人员不专业,不仅会导致工作低效率,执行团队分工不清,阻碍员工成长;对于实际环境问题的解决不到位,打击工作积极性;同时不利于组织公信力的建设和公众的支持”。在丁洁日前草拟的一份招募公告里,她明确地列出了这样几条:具备对公益行业发展的认知,对环境问题分析解决的专业技能,相关生态知识,以及公众倡导的专业能力,擅长机构财务管理等人员优先。
在时艳侠和丁洁看来,由于当下教育存在不少专业空白导致公益组织招募专业人才难上加难,愿意做的人做不好,做得好的人不一定愿意做。所以更多组织的发展只能依靠经验积累加上专业培训的办法,逐步从不专业变得专业。李曙光介绍,同样是应对专业需求,“心连心”今年的志愿者招募人数从往年的200人减少到100人,而且侧重于有教师、律师、医护等行业背景的青年。不仅公益组织招募人员的规模“缩水”,“门坎”也在不断提高。
官方培训“接地气”助力组织发展
“近年来,全省社会公益组织遍地开花,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初步构建了我省良性的公益生态”。省民政厅民间组织管理局常务副局长高光权介绍,目前,全省民政系统内部没有联网,所以全省社会公益组织的数量难以统计,但是仅注册登记的省级社会公益组织就达到一百多家。各级民政部门越来越重视和支持社会公益组织的培育与发展工作,除了每年有中央财政拨款的经费用于不定期组织培训外,政府也开始探索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强化社会组织的专业化发展。
“考虑到参与培训的组织分门别类,参差不齐,目前政府开展的培训以组织能力建设、加强内部管理等基础性专题为主”。高光权表示,随着组织发展需求的提高,政府陆续推出了如“社会组织品牌建设”、“社会组织创新管理”等主题培训,不断创新、优化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但是完全精准地对接需求尚需时日。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的范和生教授表示,新常态下的社会建设千头万绪,而社会公益组织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发展不容小觑。除了硬件,组织的软件也必须不断升级转型。专业化发展需求的日益凸显,一方面是社会公众对于公益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组织自身发展竞争过程中的必然结果。他建议,政府应加大培育,更多地购买服务,并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实施专业培训。组织自身也要规范管理方式、考核标准,加大自主性培训的投入,磨刀不误砍柴工。
芜湖生态中心组织有关项目评估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