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向洋和他的书画作品
于向洋早先在当地文艺圈知名度是因其取得的一些文学创作成果。20世纪80年代初,于向洋在安徽大学中文系读书时,正值文学大潮风起云涌,作为文学社团的骨干成员,他曾用笔名泊洋、剑兰、五月艾等发表了诸多文学作品、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业余时间笔耕不辍,曾出版长篇报告文学《全球500佳与张家兄弟》,发表小说《那一道流星》、《泄洪》、《市长钓鱼》及散文《汤口记》等作品,让人印象深刻。
于向洋坚持多年的书画创作直至近两年才陆续为外界所知,这大概和他低调内敛、不事张扬的个性有关。受父亲熏陶,于向洋自幼酷爱文学和书画艺术,童年时代看连环画,他不仅被故事情节所吸引,更多的是欣赏丰富多彩的图画语言。上大学期间,图书馆成了他的精神家园,中外文学名著和中外名家的书理画论是他最感兴趣的读物,扎实的理论积淀为其书画艺术之旅抹上了厚重的底色。
于向洋从临摹石涛、八大山人、徐谓、郑燮、李苦禅等名家入手,研学墨法画理,心摹手追,勤习不辍。他虚心向书画名家请教,曾拜阜阳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著名画家徐德隆为师,面对面感悟国画创作真谛,得益于一批书画名家的影响,于向洋书画艺术不断实现新的飞跃。
于向洋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用心灵拥抱自然。他喜欢对景写生,有时几只螃蟹、一只小鸟能让他久久沉醉其中,常常通过体贴入微的观察与领悟,捕捉不寻常的意趣,他笔下的作品大都是兰蕙、梅花、松竹、荷花、牡丹、草虫等司空见惯的寻常花鸟,没有高、险、绝、奇的山水画构图程式,而是通过调动包括用笔、运墨、造型、色彩、透视与构成等艺术手法在内的水墨语言,以线求骨,以墨求气,以色求韵,以书法式的笔墨律动营造形简情茂、笔厚意丰之境界。《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满室飘香》、《春晓》等作品清新隽永、意趣畅达、轻盈灵动,飘逸着见秀见美的平朴之风和朗润之气,充盈着平和、质朴、清静、安谧、悠远的生活气息,足以唤起人们对于自然之美的神往。《黑白世界看色彩》注重画面全局构图和墨韵气势,以水墨的挥洒表现了天地自然的和谐有序之美,色墨相融、秀色欲滴,饱含着超越世俗、空明澄净的理想追求,一种充满生机的活力、奋发向上的精神、热爱生活的激情跃然纸上。
业余时间的水墨、围棋之乐对于向洋来说,堪称减压有道。作为阜阳市教育局公务员,于向洋除了文学创作和水墨花鸟之外,围棋是他坚持多年的爱好,平时和他对弈的多是当地围棋高手。于向洋的书法、国画创作渐入佳境,得益于围棋之道。历史上书画和围棋相得益彰皆有成者不乏其人,苏轼的门生黄庭坚是北宋诗歌、书法的一代宗师,同时也是围棋名家。围棋和书法、水墨画都属于千变万化、内涵丰富的黑白世界,都讲究气,围棋视气为生命,气无则棋死,书画讲究气韵、留白,在表现技巧上两者有许多惊人的暗合或相通之处,如取舍、曲直、断连、藏露、主次、疏密、大小、刚柔之道,都不同程度存在于书画和围棋之中。
棋分黑白,而“知白守黑”乃书法艺术之妙谛。一切艺术风格都与创造者的性情有关,书法和围棋都同为表达性情的工具,棋要一子一子下,书法要一笔一笔落,书法与围棋都受兵法影响,都注重布局变化,在围棋中散则布阵、聚则作战,布阵时如天兵撒豆,十面埋伏,作战时则挥动千军万马,全力擒敌。于向洋书法作品深得围棋变化之精要,他行笔稳健,对疏密、刚柔并非刻意而为,但艺术神韵和审美情趣的自然流露却无处不在,笔在手中,实则更在他的心中,正所谓:“书者,心画也。”纵观其书法作品,布局变化多端,跌宕起伏,飘逸灵动,不拘成法而又纵横恣肆,尤其是虚空境界的分寸拿捏精准,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呈现出浓郁的清雅之意、聚散之美。
“用情笔墨之中,放怀笔墨之外”。书画艺术探索的乐趣赋予于向洋永不言弃的精神皈依。八小时之外,他亦书亦画,养心修身,澄怀观道,趣乐无穷。
黑白世界看色彩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满室飘香
仲秋蟹肥
牡丹图
春 晓
李白《古风·孤兰生幽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