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启动城区学校建设第二个三年计划
□本报记者 韦玉柏
本报讯 记者从六安市教育局获悉,该市今年将启动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建设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
2015年,六安市完成了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学校五所,有序推进九所;六安市第二中学河西校区建成并招生开学,六安市第一中学东校区、毛坦厂中学东部新城校区、霍邱县第一中学、舒城师范学校、金寨县职业学校、霍山县职业高级中学等项目有序推进,六安市第一、第二中学校园建设升级改造按计划推进,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六安市多方筹措资金,坚持实施基础教育项目建设。今年将继续推进城区三年行动计划中裕安区关田畈小学、三里岗小学、佛子岭路小学、第九中学东校区和金安区人民路小学、金安路学校、梅山路小学等续建项目建设步伐,确保2016年秋学期全部建成或一期工程投入使用。
同时,启动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建设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六安市第一中学老校园改造工程,督促完成六安市第一中学东校区三期、六安市第二中学河西校区学生公寓建设任务,毛坦厂中学东部新城分校完成建设任务并于秋季招生。推进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一期第二标段实施,确保2016年投入试运行。
另外,该市将继续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深入实施学前教育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加大现有幼儿园办园条件改造升级工作力度。落实奖补和资助政策,鼓励、支持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加快城区公办幼儿园建设步伐。
绩溪县:实施“互联网+教育”行动
□特约记者 朱孝龙
本报讯 近年来,绩溪县通过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农村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工程,大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推进教育现代化,力促教学条件和教育资源城乡均衡。
至目前为止,该县下大力气推进全县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的步伐,全县现有学生电脑961台、教师用电脑712台,建成学生计算机室26间,使微机生机比达到9.9∶1,每三名专任教师拥有两台电脑。
该县各中小学全部接入光纤,254间教室全部配备“班班通”设备,“校校通”、“班班通”工程全面完成。该县中小学教师全部在安徽省资源应用平台完成注册,并通过资源上传、下载和开通师生网络空间,开展教师业务培训与经验交流,推进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学校管理与教师教学的聚合、部门需求和工作实际的整合。
安徽省“在线课堂”在绩溪县建设六个主讲教室、九个接收教室,通过“在线课堂”教学辐射,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乡镇中小学“缺师少教”问题,有效推动农村教学点开齐、开好国家规定的课程,实现资源共享、信息服务、网络教学、远程教学等需求。在2015年全省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上,省电化教育馆馆长朱庆对绩溪县在线课堂基本实现常态化教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