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雨天留把雨伞 惊 喜 生命,只能用来热爱 不一样的风景
08版:青春文字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12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03月07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125期  下一期
不一样的风景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蚌埠市第五中学 张 祎 发布日期:2016-03-07 15:26:18

  在家里宅久了,我忽然有了外出去看一看的念头。远处的风景遥不可及,我便把目光锁定在周边。
  树下,青石凳上,婆婆们家长里短。我也被教会了那首童谣: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担柴上街卖,阿妹在家穿花鞋。待到斜阳西下,华灯初上,锅碗瓢盆包裹着浓油赤酱的香味儿弥漫在这不夜的城市里。
  有人说,眼前的景之所以漂亮,可能是因为你看惯了,所以觉得无法取代。其实多出来走一走,就会发现,其他地方的风景一样的漂亮。也许,没有方言童谣和当地口味,随便哪里都能如此温馨。何况,有些风景,早已不再,更多的是将记忆化作一缕纱,蒙住现实去想象。就如同之前所述,早已是童年生活的一景。
  我爱听这地方的故事,曾经是如何的一街芳华,而放在眼前的又是别样风景。市郊的,市中心的,某一座楼的,某一条路的,从长辈口中,从小街小巷中。作为蚌埠人,我其实不怎么往市中心去。
  家住龙子湖畔。很早以前,长辈们在这里开过小吃部。我没住过高楼大厦,搬进楼房以前的四年都是住在自家盖的平房里。我其实并不了解蚌埠,至少淮河路上的繁华、文化广场的现代,以及在夕阳下闪闪发光的玻璃幕墙、尖角或是翘角的屋顶、白色或是灰色的圆柱……那么街道呢,满街的霓虹灯和高架的立交桥,还有街上川流不息的轿车,像是刚刚从那个城市蜂拥而来,宝马、奔驰、本田、福特、捷达、桑塔纳……你被熟悉的车牌团团包围,可我并不熟悉。
  但我并不了解自己的所在。如同对着外国友人讲不出祖国的子丑寅卯,对着外省朋友道不出蚌埠的甲乙丙丁,是种不可饶恕的尴尬。唯有去走、去看,才能感受到城市的每一处在如何呼吸。比如那条喧嚣优雅的胜利路,虽不复往日的港台街之名,可路旁蔽日的法国梧桐和别致的街道依然独有味道。
  也许,向往大海的人很多,但是看了一辈子海的人是少数。可我还是相信,再不一样的风景,总有似曾相识的感受,值得回去重拾、守护。而出去寻找不一样的风景,则是为了自己回来更好地生活。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