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分类考试招生新变化和新影响
06版:圆桌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12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03月02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122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解读分类考试招生新变化和新影响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6-03-02 16:02:04

  眼下,正是我省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报名时间。作为一项新的考生招生形式,分类考生招生与往年的自主招生有哪些区别?会给考生带来哪些变化?为了方便广大考生甄别,本期“圆桌会议”,我们采访了滁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助理、招生就业处处长穆松和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张俊娜、宿州市埇桥区教育招生办公室主任丁胜、濉溪县孙疃中学校长赵锋和宿州市下关中学副校长兼教务处主任祝锋,共同解读和探讨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的新变化、新影响。

解读分类考试招生新变化和新影响

 穆  松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助理招生就业处处长
 张俊娜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
 丁  胜  宿州市埇桥区教育招生办公室主任
 赵  锋  濉溪县孙疃中学校长
 祝  锋  宿州市下关中学副校长兼教务处主任

问题1
  今年省内高职院校实行的分类考试招生和往年的自主招生有哪些区别和新变化
  穆 松:分类招生将越来越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渠道,去年要求高职院校拿出不少于总计划数的40%来招生,但并非硬性规定,今年要求的力度更大,不仅要拿出50%的招生计划数,而且规定春招没有招满的计划数,不再允许带到秋招。等到明年,分类招生工作的推行力度进一步加大,要求高职院校要拿出不少于70%的计划数,所以说,今年是高职院校分类招生的一个过度年,今后,这种方式招生将是高职院校招生的主渠道。
  张俊娜:大家提到的都是今年分类招生的新变化、新特点,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如教育行政部门,从省教育厅到地方招生办公室,都对考生做了大量的工作,宣传力度很大,志愿填报的前几天,全省就这项工作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工作。高校在接受学生咨询时能明显感觉到学生了解的广度和深度有了很明显改观,说到分类招生,考生也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不再稀里糊涂的。当然,高职院校就更加重视了,以前一些办学水平较好的高职院校很少宣传,但现在都动起来了,不仅主动出击,还把学校的一些有就业前景、有竞争力、有个性特色的优势专业拿出来,不再像以前自主招生时那样,拿出来的多是招不到学生的专业。
  丁 胜:首先是招生计划数的不同,今年高职院校在分类招生录取上拿出的计划数大幅提升,要求每所参加这项招生的学校要拿出不少于50%的计划,也就是说春招学生数和秋招学生数达到了1∶1,这在去年是没有的。其次是考生的自主权得到放大,今年在招生过程中有一个预录取环节,是让符合条件的学生来选择学校,如果学生不选,过期则视为放弃,依旧可以参加6月的高考。但去年的预录取环节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即便考生不选择,同时录取的几所高校依旧有可能录取考生,以哪所高校先上报给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为准,这样的话,考生的自主权非常有限。
  赵 锋:除了招生计划数,分类考试的选拔方式更加科学、谨慎,以前自主招生时,基本上都是由各所高职院校组织考试,随意性很大,一些办学水平较低的学校为了招到学生,考试门槛设置得很低,无法发挥选拔人才的作用。
  今年的分类招生实行统分结合,即考生统一报名,全省统一组织文化素质测试,统一划定分数线,再由学校根据自己的专业需求,设置职业技能测试,这样的选拔方式更加规范,而且所有考生考同一张试卷,相对更公平、公正,选拔出来的生源质量更好。
  祝 锋:一直以来,不少考生和家长对自主招生不是很了解,担心参加自主招生的学校不是正规的学校,和6月的高考相比低人一等,所以报考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很长一段时间每年只有一百多学生通过自主招生的渠道上大学,去年加大了宣传力度,有三百多名学生被录取。今年,分类招生政策有一些新变化,全校都很重视,校长及时把市教育局的部署告知高三年级各班主任,各班主任再及时告知学生,这样一来,学生掌握的信息越多,越能做到心里有数,在填报志愿时,基本上心里都有自己的判断。

问题2
这些新变化分别给广大考生和高职院校带来哪些影响和如何解决
  穆 松:分类招生给高校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促进、推动作用。高职院校需要打破原来的教学计划,为这些学生单独编班、单独培养,根据这些学生的特长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所以学校要在教学培养模式、办学方式、考试制度、课程设置、评价体系等方面都要大胆创新和锐意改革,确保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更贴近教育,更突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虽然分类招生给省内高职院校带来的压力很大,但从长远来说,有利于把我省的优秀生源留住,避免生源大量流失到外省,为我省未来发展储备了人才,为经济的腾飞做了铺垫,尤其是对我省“技工大省”的建设培养了合适人才。
  张俊娜:在一年一次高考的基础上,开辟了一条支流,允许学生通过参加分类招生上大学,这无疑是给了考生多一次选择的机会,学生入学的渠道更多、更灵活。对高校而言,是一次思想和认识上的转变,高职院校开始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向社会、考生宣传。以前很多高校都是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态度,不屑于招生宣传,但现在很多学校都放下架子,连我省首批的16所地方性高水平高职院校都纷纷主动出击,走进中学校园与考生面对面交流。
  丁 胜:对考生而言,肯定是利大于弊,分类招生给了考生又一次上大学的机会,多了一次选择。但如果宣传不到位、考生认识不清,造成的后果会很糟糕。以前考生在上考场前,都不知道有多少人报了哪所学校,只有等录取结束后才知道结果,这样的话,填报时盲目性很大,不知道如何规避风险。有的学生录取后不满意、不愿意去上,但又无法再参加高考了,面临着没学上的困境,这样的不幸几乎每年都有发生。
  赵 锋:以前是自主招生,现在改名为分类招生,这个名词变化很关键。以前学生参加自主招生普遍认为低人一等,心理上产生自卑感,但现在更名后,考生更乐意报考了,多了一条升学的路径。另外,分类招生的测试方式避开了考生的短腿学科,增加了考生录取的几率。分类招生的文化素质测试只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其中英语分值只有60分。报考分类招生的考生多是在其他学科上有短腿现象,参加分类考试可以成功的避开弱项,竞争压力小很多,如在统考中,410分都未必能上一所高职院校,但在分类招生中,210分就能上一所不错的高职院校。
  祝 锋:对于高中学校而言,肯定是希望自己的学生都能够顺利的考走,现在分类招生给了那些成绩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学生一次上大学的机会,肯定是好事。在我们看来,最理想的状态是一半的学生通过自主招生成功上大学,一半的学生通过高考被录取。但现在最担心的是考生都集中参加高考,导致分数线上涨,既错失了分类招生,又无缘高考,所以希望考生能慎重考虑,多问一问,多想一想。

问题3
当前分类招生还存在哪些问题?您对此有什么好的建议
  穆 松:社会各界都要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思想观念,让分类招生政策落地生根,让每一个合适的考生都知晓。同时,有关教育部门要加大打击有偿招生的力度,加大巡查、监管的力度,不断净化招生环境。除了营造良好的招生环境,一些高职院校要顺应形势,倒逼改革,不断调整本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切不可只管招生,不管教育质量,要让学生在校期间受到真正的教育,掌握一门技能,将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
  张俊娜:分类招生的目的就是让不同的学生上适合自己的学校,找到自己的定位,但在招生设置时要严谨,如果可以,希望再简化报名程序,不能太繁复。每个考生不需要报太多的学校,报个三五所即可,可惜的是现在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没有规定一个考生可以报几所学校,难免有一些学生会广撒网。另外,比较赞成丁胜的观念,希望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测试可以集中在一两个时间点,减轻学生负担,也可让学生缩小目标范围,提高录取的几率。
  丁 胜:有两点建议,一点是希望高职院校自主开展的职业技能测试能够集中在一两个时间段,避免战线拉得太长,像今年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测试安排在3月26日~4月17日,这段时间刚好是高考体检时间,学生都不在校,我们不得不往后延迟。一点是希望一些报考人数较多的高职院校可以在当地设置一个测试点,避免考生一个地方接一个地方地跑,不仅不安全,对考生的精力、金钱、时间都是很大的浪费。
  赵 锋:希望高职院校能够再加大宣传力度,各个类型的宣传都要到位,一旦宣传跟不上,这一届的高三学生就要被耽误了。另外,希望各县、市教育局、学校要重视起来,不要等到了高三临近高考时再宣传,平时要适度地宣传,如在高一、高二时,就及时地把国家、省里面的一些考试政策宣传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毕竟考试政策变化很快,去年还是自主招生,今年就是分类招生了,以后高考改革后,一年多考,所以信息宣传要及时更新。
  祝 锋:很多时候不是学校不欢迎高校到校来宣传,而是不欢迎他们那种各自为阵的宣传方式,前面一所学校刚走,后面一所学校来了,严重干扰了学校的教学计划,要知道这个时间点是非常关键的,学校希望高职院校可以组团来校,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宣传,这样既可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也不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同时,希望高校能够拿出一些有前瞻性的专业来招生,或许学生在报考时是热门专业,但毕业后就不了业,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建议这些高职院校在招生专业上能够多花点心思。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程榕娟采写
  □配文图片由本报记者程榕娟、赵健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