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校长教师“动”起来
06版:圆桌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11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02月04日  星期四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113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让校长教师“动”起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6-02-04 10:15:22

  近日,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出台《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构建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长效机制,推动交流轮岗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
  《意见》要求,义务教育学校的校长、教师在现所在学校连续任教六年及以上者均应交流轮岗;校长、副校长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满两届或六年后,原则上应交流轮岗。每年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人数应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教坛新星、学科带头人、名师和特级教师等应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20%。
  那么,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对教育改革发展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怎样才能让校长和教师真正“动”起来呢?本期“圆桌会议”邀请天长市教育局局长吴祥贵、马鞍山市博望区教育局局长金先红、安徽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钱立青、合肥市第68中学校长葛守稳、阜阳市清河路第一小学教师申玉萍(阜阳市名师)等五位专家、学者共同讨论。

 □徐  骏/作

 

吴祥贵
天长市教育局局长

金先红
马鞍山市博望区教育局局长

钱立青
安徽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葛守稳
合肥市第68中学校长

申玉萍
阜阳市清河路第一小学(阜阳市名师)

问题1
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对教育改革发展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

  吴祥贵:其一,通过校长和教师交流轮岗,可以源源不断地释放人才“红利”,让更多的学生“上好学”。其二,校长或教师长期固守在一个环境中,缺乏挑战和活力,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交流轮岗后,需要不断学习、磨合、创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会得到更好的提升,重新找到职业成就感和专业成长的舞台。其三,就整个教育而言,通过这种交流轮岗打破名校对人才资源的垄断,实现对薄弱学校的“雪中送炭”,促进优质教师资源共享和城乡学校共赢。
  金先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是加强边远贫困地区乡村学校教师补充配备的重要举措,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建立城乡教师队伍一体化发展机制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城市择校难题、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深化教师人事制度综合改革的必然要求,对于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钱立青:从校长、教师个人角度而言,有利于校际间相互交流、学习经验,打破原本的校本管理及传统教研格局,消除职业倦怠,激发工作热情,促进校长的管理水平和教师专业化提升。从学校角度而言,有利于缓解农村学校教师流入困难、数量不足、结构不均的困境。城市学校借机变存量调整为增量提升。从政策执行角度而言,有利于县域教育行政部门跟进配套措施,将国家层面校长、教师交流政策具体化和属地化,科学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
  葛守稳:一方面能有效地消减校长和教师的职业倦怠,激发工作热情,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逐步提升,为办好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另一方面能有效地发挥优秀人力资源的辐射、引领和带动作用,为薄弱学校的教学改革、办学品质的不断提升提供有力的智力保障,进而促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都能优质均衡发展。
  申玉萍: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义务教育师资水平总体上仍存在明显差距。这不光是硬件上的配备,更需要的是师资高水平均衡发展。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推动教育的发展。一个优秀的校长和教师把管理经验、教学理念等通过轮岗的方式,会带动一所甚至多所学校做出更好的成绩,这就犹如一股新鲜的血液流向整个教育系统,将会带动出一大批优秀的教师,强力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


问题2
怎样才能让校长和教师真正“动”起来?您所在的地区、学校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哪些效果

  吴祥贵:要让校长和教师真正“动”起来,我认为,一要建立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源动力和长效管理机制;二要科学核定教职工编制总量,采取互补余缺、有增有减、多元互动的办法推动交流轮岗;三要在编制核定、岗位设置、职称晋升、聘用考核、薪酬待遇、评优评先、衣食住行等方面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工作。
  天长市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由点到面循序推进。现已通过集团化办学、九年一贯制管理、定期交流、结对帮扶、挂职锻炼、紧缺学科教师走教、教师支教等多种形式开展。近年来,天长市成功组建了市区实验中学办学集团、农村汊涧小学办学集团,成立了18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全市共有20所学校结对帮扶,实现了捆绑发展。
  金先红:2014年8月,博望区在全省率先实施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通过采取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区教师管理服务中心),实行“系统人”统筹管理;组织教师竞聘上岗,实行动态调整管理;创新教师交流方式,实行定期流动管理;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实行人性化管理;统筹教师职评和岗位晋升,实行岗位竞争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区域内教师“流得动”、“留得住”、“教得好”。
  2014年、2015年教师交流比分别为14.36%和15.05%。中学教师普遍富余、小学教师普遍缺额的现象有了很大改变。此外,提高了农村教师生活待遇,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岗位竞聘和职评、岗位晋升统筹,打破了校际樊笼,解决了部分学校教师多年无指标参评和评而未聘的“梗堵”矛盾。
  钱立青:探索从政府层面和学校自身如何有效地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地结合是当务之急。一方面在生活和交通补贴外,对一些贡献突出、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的教师给予特殊奖励。另一方面要加强人文关怀,关心交流教师的个体内在需求,如柔性解决交流教师子女的就学问题、夫妻分居问题,使其无后顾之忧。近期,协同创新中心在学校联盟间正在实验尝试以“学科小团队整体交流”模式,实行目标管理与问题导向,示范与引导教学改革,变“单兵独进”为“组团推进”。
  葛守稳:我所在的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自2011年始规定在现学校工作满六年以上的校长和教师作为交流或支教对象,各校每年应参加交流支教的教师比例应不低于本校符合交流对象总人数的15%。对于参与交流支教教师在生活保障、职称评定等方面有具体、明确的保障措施。五年来,校长、教师交流十分平稳,进入常态化,五年的工作实践证明,校长、教师交流能有效促进区域内教育改革发展。
  申玉萍:说到真正让校长和教师“动”起来应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是校长会有顾虑,担心一大批优质的骨干教师甚至是名教师流走后,会影响学校声誉,影响教育质量;二是教师有恐慌,怕流动后到了新学校,适应不了新环境,一切又要重新开始,尤其是市区的名优教师。因此,必须切实消除顾虑,形成共识,确保流动工作顺利进行。

问题3
当前,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还需要打破哪些“瓶颈”才能更畅通、更务实

  吴祥贵:一是以制度保障推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二是以组织保障推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会同教育、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编制等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协同制定政策和规章制度;三是以经费保障推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建议设立由中央到地方不同配额构成的专项资金,为校长、教师提供流动经费补贴;四是以评价机制推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电子档案库,对校长、教师流动轮岗工作进行监督、评估、反馈,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五是以激励机制完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让参与交流的校长、教师经济上得到实惠、精神上得到鼓励、地位上得到提高。
  金先红:一是需要增加教育成本,对一些先行先试地区已经形成的制度,应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倾斜,鼓励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二是建议尽快启动新一轮教师编制核定工作,同时要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及时调整义务教育学校编制配备和岗位设置,促进教师编制、职称随教师交流而流动。三是建立教师退出机制,建议有关部门及时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退出机制,形成优胜劣汰、优绩优酬的竞争机制,确保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顺利实施。
  钱立青:第一,继续加强对农村、薄弱学校的财政投入,尽可能地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第二,规范城乡教师交流的程序性,确定每年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及人选,提前公示计划到人到点,并严格执行。第三,完善城乡教师交流的考核和奖励制度,考核结果直接与奖励表彰(县级及以上)挂钩。第四,加强教师交流工作研究,宣传和总结交流教师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有效指导教师交流的实践推进。
  葛守稳:第一,需要营造氛围,转变“坐地难移”旧观念,树立“人挪活”的新观念;第二,建立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常态机制,配套保障措施。第三,全面推行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和“县管校聘”制度。第四,积极探索学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名校办分校、集团化办学等办学管理新模式;开展跨校竞聘对口支援、挂职锻炼、紧缺学科教师走教,城乡教师支教等方式,拓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途径。
  申玉萍:首先,教师交流互动要打破体制机制问题。如职务(职称)晋升、聘用考核、评优评先等,这类问题可提出优先对待。其次,要解决教师交流的生活问题。到了一个新的环境,生活上肯定有很多不便,像交通、吃住、待遇等问题是急待解决的。所以要提前解决教师所遇到的困难,提高教师的待遇,给以最切实的帮助,让教师真正地无后顾之忧才能更好地致力于教育教学工作。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杨勇,特约记者丁兆安、汪柱、夏夫山采访整理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