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上午,在2016年度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合肥市、淮北市、亳州市、广德县、宿松县等市、省直管县教育局局长分别发言,梳理了当地在过去五年里所取得成就,并对2016年和“十三五”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了规划和部署,现场亮点频出。
合肥市:率先在全省实现教育信息化
“十二五”以来,合肥市教育局收获颇丰,被教育部确定为“中小学品质提升试验区”,被国务院授予“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各项工作均有质的提升。
“2016年要在先行的包河区、蜀山区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小学学业成绩报告单改革试点范围,积极做好2016年绿色评价工作”。合肥市教育局党委书记查凯说,“十三五”时期,该市教育系统紧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深化综合改革,努力率先在全省实现教育现代化。
查凯表示,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大势所趋,该市将建设全市统一的信息化公共服务中心,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库。推进“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提升教师利用网络空间开展学习和研究水平。同时,做好“慕课”和“翻转课堂”建设,推广电子书包、在线课堂等信息化方式。
淮北市:整合资源推动职业教育错位发展
“过去五年,淮北市的职业教育发展很快,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革”。淮北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孟祥春介绍,2015年,该市启动现代学徒制试点改革,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学徒制试点,三个试点项目获省教育厅批准。
此外,该市完善职业教育管理机制,市政府成立了市职业教育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统筹管理全市职业教育和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合并四所中等职业学校,成立了新的淮北工业学校,解决了职业教育资源分散、重复建设、核心竞争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同时,优化专业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淘汰落后专业,整合重复专业,新设特色专业,做强优势专业,引导全市职业教育专业建设错位发展,形成了煤电、煤化工、机械制造、轻工贸易、电子信息技术、现代农业(食品)、新型材料七大类品牌专业集群。
亳州市:国学经典进课堂获教育部点赞
有教材,有课时,有检测。2014年,亳州市因扎实开展国学进课堂活动,被评为2014年全省教育年度10件要事之一,同时被教育部列为全国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秀案例。
“国学经典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抓手”。亳州市教育局局长李建忠说,按照“进入课堂,搭建载体,注重实效”的基本思路,该市投入资金895万元,编印国学经典教育读本并免费向学生发放;把国学经典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和学生学业考试,注重活动引领,让所有学生都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国学智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如今,该项活动已经实施了一年多,成效显著,获得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的关注并给予报道。
宿州市:实现学前教育普惠性全覆盖
“十二五”时期,宿州市在相对于发达地区存在不少差距、面临不少困难的情况下,负重爬坡,弯道赶超,教育发展总体水平大幅提升,很多领域赶上、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有的位居全省前列。
据宿州市教育体育局局长左飞介绍,五年来,新建、改扩建乡镇公办园和增设附属园903所,创建省级一类园四所,基本建成普惠性全覆盖学前教育体系,学前三年入园率由2010年的64%提高到84.84%。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888所,标准化率由实施前的25.7%提高到79.9%;在市区和县城新建、迁建、改扩建中小学35所,建成1574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义务教育巩固率由62.61%提高到93%。
同时,该市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68.19%提高到91.59%,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比例由70.6%提高到92%。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投入10亿元,迁建高中学校五所,新增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一所。
蚌埠市:“百千万”工程发展校园足球
蚌埠市为抓好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中小学研学旅行、全面实施“少年蚌埠”行动计划,开展“五好少年”等八个项目评选,其中编写的《美育》读本更是填补了国内小学美育读本的空白,受到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点赞。不过最引人注目的是该市实施的青少年校园足球“百千万”工程,走在全省校园足球的前列。
“所谓的‘百千万’工程是指培育百所足球特色学校、千个足球特色班、万名足球兴趣生”。蚌埠市教育局局长刘玉泽说,该工程启动以来,该市学校都积极行动起来,颇受学生欢迎,校园足球全面铺开。成功承办省首届高中足球联赛,并获得女子组冠军、男子组亚军。
2016年,该市坚持绿色发展,营造健康的教育发展生态,通过开展一系列艺体活动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阜阳市:全面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2015年,阜阳市在依法治教、宣传、安稳、党风廉政建设、督导、双拥、计划生育、老干部等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绩。纵向比较进步很大,但横向比较仍存在差距。
“这几年虽然补充了一些年轻教师,但补充的数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学前教育师资短缺现象尤为严重,1∶27.4的师生比与1∶9的标准要求差距很大”。阜阳市教育局局长梁红群说,与此同时,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实施素质教育及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不相适应;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老化现象严重;偏远乡镇,优秀教师和毕业生分不去,已分配的也大量调出或辞职,造成了偏远乡镇骨干教师资源的紧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16年该市将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全面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重点抓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淮南市:名校办分校缓解大班额现象
“加大高中招生改革力度,全面取消实施了二十余年的择校生制度,严格控制跨地区招生。普通高中布局调整工作有序推进,停止四所学校招生”。淮南市教育局副局长孙奇志总结了过去五年的教育成绩,其中对教育资源的整合,让该市教育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过去五年,淮南市加大普通高中资源整合力度,先后暂停了18所规模偏小、质量不高的普通高中学校招生,目前该市共有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六所、市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七所,90%以上的普通高中学生在省、市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就读,全市初中升入高中阶段升学率达97%。
同时,该市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建设,积极探索管理体制改革新模式;以名校(园)办分校(园)的形式,逐步缓解中心城区及优质学校的“择校热”和“大班额”现象。
滁州市:市级统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回顾滁州市职业教育的发展,随着市级统筹力度的加大,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日臻完善。
据滁州市教育体育局局长马占文介绍,该市统筹规划布局,每个县(市、区)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办好一所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在市本级,将原交通、农机和教育部门所属的三所学校整合成一所机电工程学校。通过整合职业教育资源,该市中等职业学校数由2008年的28所减少到现在的12所,在校生规模增长了72%。同时,统筹专业设置,紧密围绕滁州市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统筹调整设置专业,各院校结合地方产业分工及学校办学特色,确立主干专业和特色专业,实现“错位式发展,差别化竞争”。
此外,该市确立“高职院校引领,中职学校协调跟进”的发展思路,两所高职院校与市内所有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开展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2015年规模达1500人。去年,该市中职学生通过“知识+技能”对口升学考试,升入二本院校285人,录取率32.16%,比上年增加300%。
六安市:扩大优质资源辐射更多学生
“十二五”期间,六安市加快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扩大优质资源,加强行风政风建设,规范办学行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简政放权,优化社会服务等工作成绩,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好评,教育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的充分肯定,教育发展环境为六安撤地建市以来最好的五年。
据六安市教育局局长高红卫介绍,“十二五”期间,该市理顺市区教育管理体制,投入资金近九亿元,上划了第五中学建设第一中学东校区,新建了第二中学河西校区、毛坦厂中学东部新城校区,改造了第一中学、第二中学老校区。金寨县第一中学、寿县第一中学、寿县第二中学迁建并投入使用。
同时,该市建立市区共建机制,投入资金7.18亿元,从2014年到2016年改扩建城区义务教育公办学校14所。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1472所,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学校569个。
马鞍山市:探索“一长执两校”办学模式
“要通过教师交流、混合编班、教研相同等形式,实现集团化办学的深度融合”。马鞍山市教育局局长王炳祥表示,2016年,该市将继续以“名校+新校”、“名校+弱校”为主要形式,大力推进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探索“一长执两校”的紧密型集团办学模式。
一直以来,马鞍山市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教育改革深化年”为标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三五”期间,该市将大力推进智慧教育工程,推进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成覆盖学校、教师、学生的管理信息系统和基础数据库。并着重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效使用;推广利用信息技术“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学组织模式。
芜湖市:“三名工程”引领年轻教师成长
“十二五”期间,芜湖市深入实施科教与人才强市战略,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加大投入,优化布局,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形成了“基础教育高质量,职业教育有特色,终身教育成体系”的事业发展格局。
最值得称道的是该市的“三名工程”。据芜湖市教育局局长王红月介绍,实施名师带动、名校长培养、名班主任引领的“三名工程”,全市建立了11个“名园长工作室”、20个“名师工作室”和12个“名班主任工作室”,引领384名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同时,与上海市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实施全市百名中小学名优校长培养工程,用3年时间培养100名教育思想先进、领导能力强、办学有特色的专家型校长,搭建校长专业成长平台。
芜湖市还建立“绿色通道”,采取特才特招的模式,从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国家、省重点院校直选优秀毕业生到该市任教,补充教师队伍。
宣城市:探索“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之路
检索宣城市在过去五年的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均有所提高,作为教育的一部分,特殊教育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为推动该市的教育公平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6年,我们还将继续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进一步推进市特殊教育中心向以智障教育为主转型,加强学前康复教育”。宣城市教育体育局局长张宣标说,该市将积极探索“医教结合”道路,实现“融合教育”的办学模式。随着宁国市、泾县特殊教育中心建成投入使用,积极推进符合条件的“三残儿童”随班就读,整体提升该市特殊教育水平。
加大对民族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该市还将全面改善宁国市云梯畲族小学的办学条件,让优质的教育资源辐射到更多的学生。
铜陵市:启动校长职级制改革
“十二五”以来,铜陵市与时俱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
据铜陵市教育局局长李勇介绍,2014年,该市铜官山区启动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工作,深入实施以校长职级制改革为龙头、学校开放式治理为重点、教育管办评分离为主导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案例被纳入省教育厅整合申报的《校长脱“官帽” 教师无“校籍”》教育案例中,成功获评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
同时,该市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行“小班化”教学。在第12中学南校区、第17中学、东部城区联办学校初中部实行“小班化”教学试点;在创办的市实验高级中学推行小班化教学,建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高起点推进高中阶段教学模式改革试点。并锐意推进学校治理模式改革,在市职业教育中心、第21中学探索建立现代法人治理体系。
池州市:重拳治理在职教师有偿补课
长期以来,教师有偿补课都是各地教育发展的顽疾,为了加大整治力度,“十二五”期间,池州市教育局联合市电视台暗访违规办班补课现象,先后五次在《多维度》栏目公开曝光,公开处理违规补课教师16人。今后,该市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
据池州市教育体育局局长姚朝勇介绍,为规范学校招生行为,中招继续开启“阳光模式”,将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80%招生计划分解到各初中学校,取消择校生,按照“遵循志愿,分数优先”原则,采取网上录取,录取结果及时网上公示。
同时,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出台了《池州市中小学校规范办学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和《关于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补课的通知》等文件,零误差完成高考、中考等各类考试组织工作。
安庆市:鼓励省示范高中探索走班制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安庆市用教育的全面发展完美收官。为推动教育改革深化,安庆市教育局局长徐晓春表示,今后,该市将改变学校管理方式,立足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鼓励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探索走班制,逐步由行政班管理模式转变行政班与学科班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加强职业教育市级统筹,深化办学模式改革,发挥职业教育联盟作用,推进校企合作、校校合作。
此外,将引导城区初中学生选择足球和篮球作为体育中考项目。鼓励高中教师适应分层教学,适应“学科教室”,引导学生在新的课程结构、教学模式下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性学习,把选择权交给学生,最大化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在评价方式上,该市将继续推进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工作,完成对各地各校的增值性评价,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式,建立特色评价体系。
黄山市:把教师资源向乡村地区倾斜
对于山区教育而言,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非常重要。“十二五”期间,黄山市共有369名教师和集体获国家级和省级、市级表彰。涌现出潘立华、胡飞泉、叶兴旺等一大批优秀教师典型。先后招聘补充教师1081人,认定教师资格5949人,中小学教师“省考,县管,校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选派25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国内知名高校专题培训或研修,组建五个“名师工作室”。选派5批13人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开展对口支教工作。
据黄山市教育局局长王永松介绍,2016年,该市将全面打造专业化高素质教师队伍,贯彻、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年~2020年)各项政策,促进教师资源向乡村地区倾斜。继续实施黄山市教师队伍建设“十百千万”计划,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完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星等培养模式,不断夯实高层次教育人才队伍建设。
广德县:到2020年特色中小学占比80%以上
“到2020年,我们要创成特色幼儿园20所,特色中小学校占比80%以上,努力提升广德教育对外的影响力”。在广德县教育体育局局长程建中看来,学校更深层次的发展是在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实现特色发展。
为了全面提升学校品质,该县首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县、片、校“三级联动”教研网络体系,优化全县教科研队伍,加强教学研究和质量监测,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改革,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其次加大特色学校创建。重点抓好创建过程的管理、指导、督促,推动学校特色培育、提炼、推广,总结、推广一批特色学校创建典型做法,努力打造5所至10所在省内外较有知名度的特色学校,提升广德教育对外影响力。“十三五”期间,将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广德中学打造成全省优质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皖南名校,将宣城市机械电子工程学校建成国家级优质、特色“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宿松县:树立教师典型提升教育形象
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满意度。过去五年,宿松县教育局以加强机关作风、学校校风和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同时,积极化解信访积案,对3560名“老民师”进行了身份和教龄认定,营造了和谐、稳定的教育发展环境。在全县政风行风评议和县政协民主评议中均得到了较好评价。群众满意度逐步提升,教育发展环境更加和谐。
宿松县教育局局长汤国华强调,下一个五年规划,该县将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提升党员的品德修养,强化思想认同。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师德“底线”、“红线”教育,开展“宿松好人”之“最美教师”评选活动,树立师表典型,提升师表形象。主动化解信访积案,为228名在岗和99名离岗代课教师办理养老保险,解决了2008年之前代课教师“老有所养”问题。切实发挥党组的主体责任,认识落实“一岗双责”。持续开展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整治行动,严肃处理违规违纪人员,其中开除公职1人、降低岗位等级4人、记过13人、警告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