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用特色打破“千校一面” 特色发展是后均衡时代学校的发展路径
05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11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01月27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111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安庆市:用特色打破“千校一面”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韦玉柏 发布日期:2016-01-27 22:38:11

□特约记者  方  迪/摄

  “老师好!”1月7日,下午第一节课间,安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芭茅小学的校园内,看到来访的记者,学生笑脸相迎并主动招呼,自然而真切。走进这所位于城乡接合部的学校,精致的校园布局,浓郁的文化氛围,彬彬有礼的孩子们……一切无不让人眼前一亮。
  秉承传统文化精神,致力打造象棋文化特色学校的芭茅小学是安庆市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创建的一个缩影。众所周知,特色发展已成为基础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时隔六年,安庆市重启特色学校的创建活动,这会是新的教育形象工程吗?它能否给学校,教师和学生带来实实在在的正能量?就此,本报记者实地进行了走访。

创特色 
——为学校优质发展找到了黄金支点

  位于小龙山麓、菜子湖畔的黄梅小学,是安庆市宜秀区最为偏远的一所村小,因地处一代黄梅戏艺术大师严凤英的故乡,这里的人不分男女老少都能唱上两嗓子黄梅戏。2005年安庆市教育局启动了“黄梅戏艺术进校园”的特色教育工程,该校借机开始了特色创建之路,并本着“传承与发展黄梅戏艺术,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积极创建“黄梅戏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一开始很单纯,只因为身在黄梅村,要让孩子长大了能来段黄梅戏,可10年坚持下来,发现这已然成为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支撑点。”该校校长谈国付说,通过进校园、入课堂,融入到品德教育、课程教学、课外活动等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寓戏于乐,寓戏于学,让黄梅戏精神与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发展,引导学生成长。同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既不放松文化课学习,又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谁也没有想到,一度落后,孩子频频流失的黄梅小学,正是抓住了黄梅戏这一区域性艺术特质,让校园焕发了生机和活力,让学校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并借此声名鹊起。如今,该校仍有192个学生,许多孩子活跃于省市区各个舞台上。
  和黄梅小学一样,位于千年古镇小吏港的怀宁县小市镇中心学校,因地处“孔雀东南飞”故事发生地,积极传承诗乡文化的特色,形成了以“诗乡文化 ,薪火相传 ,根植诗乡 ,幸福成长“的乡村品牌学校。

创特色
—— 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重要平台

  走进1987年办学历史的高琦小学,爱科学、重创新的氛围迎面而来,葱茏的树木,科普宣传的橱窗、科学教育的主题专栏……整个校园环境处处彰显出科学育人的文化特色,不同年龄段的学子分别在启航楼、扬帆楼、科技楼接受科学教育,放飞梦想。
  “特色学校的创建首先促进了教师的成长,从而带动了家长思想观念上的转变,最终影响了孩子们参加科学学习与实践。”该校校长刘和润坦言,打造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关键得有队伍的支撑,核心在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该校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中心,扎扎实实走出了一条整体规划、队伍支撑、阵地保障、课程渗透、活动推进、课题促进、评价引领的特色发展之路。从2006年至今,有四百多人次获得区级以上各类科技奖项。
  华中路第三小学在安庆市区的教育版图上属于并不起眼,甚至一度被遗忘,但在“生命教育”这一特色文化的引领下,学校成为了师生成长的智能乐园、书香学园、人文家园、和谐校园。
  “特色学校创建搞了10多年了,源于对生命的关注,一开始着眼于安全教育,比如交通安全,后来拓展到了对生命的热爱、尊重和提升,并发展为善待自我、他人、自然和生命。”该校校长苏春霞告诉记者,心系学生,必须依靠教师,优质教育说到底是由教师的高水平铸就的,为此提出了“教师第一”的口号。
  本着“对生命的尊重,对成长的关怀”,该校把成就魅力教师、培育魅力学生作为核心的办学理念,注重了特色软、硬文化的充盈与提炼,并与课程、课堂和评价改革紧密结合,真正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提升和幸福指数提升,教师的热情被激发,责任意识和创造精神被点燃,日渐呈现出向上的昂扬态势。

创特色
——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动力源泉

  1月8日,隆冬的宜城寒意逼人,可健康路小学操场上的孩子却热得脱去了外套,蹲马步,展拳脚,四年级的孩子们正在上校本课程“精武国术”。从武校请来的姚教练满脸严肃,在他的带领下,孩子们丝毫不敢懈怠,一招一式,有板有眼,教练和学生都练得满头大汗,围观的同学不时发出笑声、喝彩声。
  “精武国术”只是该校众多校本课程中的一项,“小小厨乐”、“巧手缝纫”、球类、棋类、书法、计算机编程……精彩纷呈的校本课程受到学生们热烈欢迎,参与率一直是百分之百。
  行走在该校的校园,所有感官感知最多的就是“健康”二字。校歌为“健康歌”,校操为“健康操”,校报为“健康报”,健康的气息充溢着整个校园。这所学校正如她的名字一样,着眼于“健康”,用科学健康的方式,“塑”健康的教师,“育”健康的学生,“立”健康的学校。
  “一切都源自‘健康教育’ 特色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是建校六十年的雄厚积淀,是历任校长的传承与创新。”该校校长李娜说,办一所让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为本的健康小学是她的愿望。
  踏进安庆市大观区十里中心学校,浓郁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简直就像进入了一个书籍的王国。教室内,走廊上,办公室里,触手可及的都是书,处处都是读书之地,时时都是阅读之时。“读书的姿势最美,读书的声音最美,读书的孩子最美,读书的教师最美。”楼道间,温馨的话语触动人心。走在校园里,不经意间就会听到朗朗的读书声,看到捧着书本醉心而读的学生、教师,俨然成为独特而又美丽的风景。
  “能让学生爱上阅读,你便居功至伟。”该校校长徐诗鹏引用了语文界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的话,他坚信“阅读可以改变人生”,并表示“一所有品位的现代化学校最好的气息是书香的味道,阅读是其中一项最基础性的工作”。
  作为一所城乡接合部的学校,如何去满足家长们对优质教育的不断上升的渴求?徐诗鹏给出的答案是:创建“书香校园”特色学校,把积极推动学生阅读向纵深发展作为破解学校变革的一把金钥匙。事实已经证明,浓浓的书香确实陪伴着学生快乐健康成长,他们与城里学校学生一样优秀。

记者手记
  带着满腹质疑,记者走访了安庆市的九所特色学校,所到之处一个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校园深深触动了我,他们都紧密结合学校办学实际搞创建,都科学确定了特色项目,都准确定位特色目标,都精心制定创建规划,并确保学校特色的持续发展。一句话,这些学校在搞特色建设时,都胸中有学校,胸中有学生。
  何谓特色?字典里的解释是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地方的学校无视自身实际,生啃硬磨搞特色创建,或者为了创建而创建,最终都成了形象工程。欣喜的是,安庆市这次成功申报的九所学校,都立足自身学校的历史传统和地域文化;创建的时间都很长,有的甚至超过10年;都建立在“规范+优质”基础之上;都坚持与实现本校的科学全面发展、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等结合起来。
  围绕本次创建,安庆市教育体育局制定了详细的评估办法和实施细则,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两个方面,首先须符合均衡、规范的基本前提,其次不搞终身制,每三年“回头看” ,并建立“年会制度”,强调特色,不搞示范。
  事实上,创建特色学校早已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它是打破千校一面,走向优质教育的发展路径。但因地制宜,顺势而为,遵循教育教学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搞创建才是正解。无疑,安庆的做法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