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改名不能太功利 将考完后的试卷还给学生 马云给乡村教师以坚守的力量 莫将考卷上的“二孩问题”扩大化 让学生们过个“好年”有多难 一周声音
02版:教育时评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11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01月27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111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大学改名不能太功利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君 然 发布日期:2016-01-27 22:15:24

   近日,一所学校的改名,在社会上引发了轩然大波。
   位于四川泸州的四川医科大学,刚刚挂上了“西南医科大学”的招牌。从地理上看,西南大于四川,该校的这一次改名自然是让自己上了一个档次。但令人唏嘘的是,这并不是这所大学近期以来第一次改名,就在半年多前,它才刚刚从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从泸州到四川,再到西南,从学院到大学,不到一年时间,这所大学的“江湖地位”似乎一连翻了好几个跟头,而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正在于此——校名改了,学校真的就跨越式发展了吗?
  事实上,近些年来,改校名一直是国内不少高校十分热衷的事。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全国至少有18所高校申请改名,大多从学院更名为大学。而相关数据显示,过去5年国内有257所高校更名。
   当然,改名的高校中确有不少是因为办学规模扩大与办学方向转型。但业内人士也表示,隐藏在国内高校改名背后的“潜规则”也昭示着一些高校对功利的蠢蠢欲动——一方面,高校名称的“升级”,很可能意味着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甚至连高校领导的行政级别也将获得升迁;另一方面,“高大上”的校名,更有利于高校的招生与宣传。以功利为导向,高校的人文精神还剩下些什么呢?
   世界上有很多著名高校,从建校伊始就一直使用“学院”的称呼,但这并不会降低它们在公众心中的名校地位和声誉,相反,在专业领域的开拓创新和对人文精神的不断追索,成就了它们在世界乃至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比之下,国内有的高校却终日把心思用在改名谋利上。而实际上,这些高校的功利心也绝不仅仅表现在改名上,口头上喊创新,却执着于各种面子工程,校园面积越来越大、在校学生越来越多,但校风学风、研究成果、教学质量和水平究竟如何?所以说,改名不是目的,发展才是根本。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