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03版: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108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01月20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108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双创”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韦玉柏 发布日期:2016-01-20 17:35:14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早已成为时代的大潮,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借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的契机,积极推进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其“双创”教育的许多典型做法十分令人瞩目。

“双创”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1月14日,隆冬时节,全国各地高校许多也已放假,或是在忙于复习迎考,然而在芜湖市高教园区的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里,12000多名大学生们这些天却都在赛场上鏖战,一个个都希望自己在学校举行的技能大赛上取得好名次。
  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2015年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研为途径,确立了“立足芜湖,服务安徽,面向长三角,培养财经商贸行业为主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

全院学生人人参赛
一个不少
  模拟汽车4s店、模拟财务决算中心、模拟法庭、模拟产品促销市场……走进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技能大赛现场,一个个全仿真的专业场景,让参赛的选手犹如真正投入到逼真的现实工作环境一样,激发出他们决胜的信心和斗志。
  朱丽,工商管理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2014级(3)班学生,由她领衔的五人团队在“卖场管理与销售技能”赛项上斩获了一等奖。
  这场决赛就在学院的盛和超市里举办,来自连锁经营管理专业2014级八支代表队参加了本次决赛,决赛分“销售分析会”和“卖场促销”两个子赛项进行。“销售分析会”比赛中,参赛选手通过现场案例进行销售分析,展示了撰写销售分析报告的技能和电脑操作技能;“卖场主题促销” 比赛中,选手根据抽取的促销主题,召开主题促销布置会,店长根据促销主题撰写促销方案、布置具体工作任务,并根据海报设计的要求和流程,完成海报设计任务,最后根据促销方案进行商品堆头陈列。
  “这样的全仿真技能大赛不仅考验了我们的专业知识学习能力,也检验了连锁经营管理所有环节的综合技能,为我们将来的就业或者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朱丽表示,能够获奖大大增强了自己的信心,也激发了学习的热情,根据双向选择,下学期将去沃尔玛超市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
  “全部在实习实训基地里开展,为每个专业都设置了竞赛项目,并要求学生人人参与”。工商管理系主任高道友告诉记者,根据安排,工商管理系的决赛分“卖场管理与销售技能”、“招聘与素质测评”、“现代物流储存与配送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普通话导游服务”四个赛项。
  和朱丽一样,来自物流管理专业2014级(3)班的袁凤,也带领其团队五人,获得了“现代物流储存与配送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赛项决赛一等奖。“在各级技能大赛上获奖是今后走上社会的最佳敲门砖,动手能力将是今后就业创业的坚实基础”。袁凤坦言。
  “临近期末还举办全校技能大赛,除了贯彻落实国家的有关要求,为2016年全省、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选拔选手,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切实推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改革,从而实现职业技能与行业企业的产教融合。”该院教务处副处长韩成勇介绍,本次大赛共设置了31个赛项,全院教师都是评委,还邀请了部分企业代表担任专家评委,整个比赛展现出学生比学赶超的氛围很好。
  正是一直坚持以赛代练、以赛促学,该学院近五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共获得国家级奖项28个,其中一等奖9个、二等奖13个,位居全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前列。记者发现,在每个项目的决赛现场,都竖着一块块这个专业的学生历年在全省、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上取得的优异成绩的荣誉榜。

在“大师工作室“上班
  孟倩倩,艺术设计系2012级大三学生,现在学院创意设计研究中心曲尘空间工作室里学习,师从杨兴胜。
  除了学习,更多时间她参与工作室里一些实际设计项目中如现场测绘、方案布置、施工图以及效果图的绘制,课余时间去工地跟踪学习装修材料、施工工艺、软装搭配等,最后绘制竣工图。
  “一年多的工作室学习改变了我对这个枯燥乏味行业的看法,原本不感兴趣的我,渐渐对设计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孟倩倩介绍,这种工学结合的学习模式与市场结合更紧密,也很开放,实实在在鼓励了学生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完善自我。
  早在2004年,艺术设计系就依托校企合作优势,先后与安徽广信空间设计营造有限公司、芜湖海创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师范大学设计研究院、中铁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九家知名企业合作建立“引企入校融合式”校企合作模式。2013年以艺术设计系创意设计研究中心为平台,下设曲尘空间设计工作室、海创装饰设计工作室、大胜装饰设计工作室、C-臣环境设计工作室、陶陶大师工作室、麦田麦水工作室、厚土工作室、果皮康动画工作室、鸠羽游戏美术工作室等九个企业项目教学特色工作室,工作室主持人既有本系教师也有企业外聘导师。
  “依照具体培养方案,学生自第三学期末开始进入工作室学习,每年要吸收120多名优秀学生。”艺术设计系党总支书记魏力介绍,坚持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校企导师的指导下,以企业的真实项目为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得到发展”,最终形成学生、学校、市场互惠互利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
  另外,学院还在校企合作理事会的指导下,建立了176个紧密型合作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依托重点建设专业建设八个“企中校”打造了六个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校中企”,设立了26个“企业教师工作站”和五个“学校大师工作室”,构建了学校与行业、专业与企业、学校指导教师与企业指导教师“三层次双元”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高强,曾在C臣空间创意设计工作室学习,在进入工作室后,先后参与了芜湖市江北产业园银鹭广场写字楼,芜湖市无为县菲尼克斯网络休闲中心,马鞍山波塞冬休闲网咖,碧桂园别墅等项目的设计。
  “除了获得更多的做人道理以及丰富的学习资源,也明确了未来的职业规划,在艰苦的训练同时更收获了非常深厚的师生情。”高强说,正是在工作室期间,才体验了真实的工作气氛,并逐渐清晰认识了自我规划。
  如今,因表现优异,工作能力突出,高强被工作室所属公司录用,称为安徽文轩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在C臣工作室的正式员工。
  在艺术设计系,工作室化的学习模式蔚然成风,不再单纯在教室里听课,而是由授课导师带着学生边做边学,并把教学中完成的作品转化成一种产品,学生的作业可以包装成商品推向市场。
  “工作室制的教学改革和模块化课程训练营教学体系,是一种趋于真实的创业环境,对于师生来说都是一次革命。”艺术设计系主任吴昊说,将学习和就业相结合,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将来更能实现高质量就业或创业。
  吴昊介绍,仅仅2015年,九个工作室就完成社会服务项目70多个,经济效益763万元,同时指导学生参加国内外各项专业赛事28项,其中在省级以上获奖61人次。

创业园里的老总都是学生
  董志文,宣城人,年仅21岁,他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营销与策划专业2013级(1)班的在校大学生,另一个是芜湖舞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入校时我读的是营销与策划,除了学习本专业的课程,我经常参加有老师指导的日常创业实践活动,比如服装出售、舞台服装租赁等,积累相关的经验。”董志文告诉记者,非常感谢自己的导师,感谢学校让他有更多的实践体验。
  2015年10月,董志文注册成立了芜湖舞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并入驻了学院校内外大学生创业园。而董志文只是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众多尝试创业的大学生之一,在他看来,创业不再是一个人“瞎折腾”,而成为了大学校园里的一门必修课。
  “积极服务地方企业需要,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是学院在推行创业教育的重要特色。”该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张强介绍,为全力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学院斥资100余万建设场地面积1100平方米的校内外大学生创业园,每年设立20万元专项资金,出台一系列大学生创业管理制度,保障了项目遴选、资金筹措、技术支持、咨询辅导、入驻退出等孵化措施的落实,并为每个项目配备创业导师组,帮助大学生创业项目落地生根。
  去年12月22日,毕业五年的李威将他的芜湖埠威电子商务公司搬进了商务创新创业园。该园位于芜湖市弋江区(高新区)青年创业产业园3号楼2楼,由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和弋江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一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主要包括电子商务、文化传媒、策划咨询、产品设计、软件开发等项目类型,李威是第10家入驻的创业企业。
  “这里的创业氛围很好,也便利,还减免场地租金,非常有利于大学生创业。”李威说,是上学时的导师夏名首主任打电话告知的,他的创业离不开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作为2015年安徽省“创业之星”,李威从小就对经商很感兴趣,在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时,就选的电子商务专业,在学校时就开了网店,现在主要搞汽车增值产品销售,今年他的车品网上销售额已达到1000万元。
  该院党委副书记朱光应说,早在2011年,学院就借建设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契机,提出创建应用型大学,开启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探索。随之而来的是全校自上而下的一场“改革”,包括改变了组织架构,优化专业设置,改革课堂教学,增减课程内容,教科研资源整合等。
  经过几年的实践,本身商业气息就很浓郁的百年商校的从商氛围就更加浓厚,许多学生像董志文一样没有毕业就成立了公司。朱光应直言:“应用型大学培养出的学生并不一定就要去创业,学生通过一次次的尝试,可以了解是否适合创业,最终只有适合的才会选择创业,学校要帮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所在岗位需要掌握的技能,让他们在团队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骆中情,该院2013级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现在芜湖三只松鼠电子商务公司担任仓库主管。“在学校时就在老师的鼓励下参加各种比赛,体验到了许多创业的艰辛,也感受了市场竞争下的不易,这对今天的就业很有帮助。”和骆中情一样,黄志恒、李东方都在芜湖三只松鼠电子商务公司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该公司两年共接纳了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60多名。

□本报记者  晓  君/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