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谢家集区委:链条式服务让返乡创客有“想法”有“办法” 团八公山区委:“爱心妈妈”情牵百名留守儿童 团毛集实验区委:在青少年的心里播下法制的种子
05版: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10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01月15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105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团八公山区委:“爱心妈妈”情牵百名留守儿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谢婷婷 发布日期:2016-01-15 15:26:15

  1月9日,周六,八岁的果果(化名)起得很早,她赶到了村里的留守儿童之家,等候“爱心妈妈”信心的到来。
  90后女孩信心是八公山区朱岗村的大学生村官,也是村留守儿童之家近30名孩子的“爱心妈妈”。信心回忆,与果果相识是在三年前,那时她刚刚到村任职。“第一次见果果,印象是瘦弱、胆小、不说话”。通过村干部介绍,信心得知果果患有先天性的听力、智力障碍,因父母常年在外务工,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在一起。从那以后,果果便走进了信心的工作日志和她的心里。“果果自卑,不愿意与人交流,学习成绩不理想”。工作之余,信心不仅辅导果果学习,还教她唱歌,只要有机会便带着果果和其他留守儿童一起玩耍。“相处半年后,果果第一次喊她‘姐姐’,当时特别感动”。新年临近,这个周末,信心要组织村里的留守儿童一起给即将返乡的父母写信。趁这个机会,孩子们会道出感恩的话与他们的新年愿望。这回她要将孩子们的心里话捎给在外的乡亲,温暖孩子们的新年。  
  土坝孜街道的魏兰、沈颂秀和沈莉是八公山区“爱心妈妈”工作室最早的三名成员,分别是街道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民政办公室主任和司法所所长。2013年4月,沈颂秀认识了年仅八岁、不足20千克的磊磊(化名)。细问才知道,磊磊的母亲患有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父亲因病去世后,他便和贫困的单身大伯一块居住。爱心涌动,母性萌发。沈颂秀联系魏兰和沈莉,共同向街道汇报情况,帮助磊磊办理了低保金和孤儿救助金,联系相关单位暂时将其安置到山王敬老院生活,安排就近入学。几个月后,磊磊在多方帮助下,被安置到市儿童福利院学习和生活。每当周末和闲暇时,三位“爱心妈妈”都会带上生活和学习用品看望磊磊。
  在八公山区,像果果、磊磊这样被“爱心妈妈”关爱照顾的孩子还有很多。“之所以称这些志愿者为‘妈妈’是因为她们的工作以关爱贫困孤残儿童居多,孩子们喊着喊着,‘爱心妈妈’的称呼就越来越响亮了”。团区委书记周洁介绍,截至目前,团区委、区委组织部、区妇女联合会、区教育局等29家单位与辖区32个社区、27个村、10个学校开展了结对帮扶留守儿童活动。各乡镇(街道)建有留守儿童之家,各村、社区纷纷建立“爱心妈妈”工作室,为全区133名留守儿童撑起了一片爱的蓝天。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帮助留守儿童,团区委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大力实施希望工程、“春晖行动”等,着力打造“爱心妈妈”工作室关爱品牌。全区现建有“爱心妈妈”工作室69个,室内布置做到温馨、人性化,并配置档案资料柜、艺体器材、图书等。工作室定期举办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等讲座,并经常性地举办演讲比赛、书画大赛、文体比赛,以及“与黑网吧告别”、“假期安全自救”、“做文明学生”等系列主题活动。
  为创新工作机制,实现动态关爱,团区委制定、实施了《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关爱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关爱留守儿童家访制度》、《关爱留守儿童家校联系制度》等。相关单位对留守儿童的生活、思想、学习和家庭教育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把其父母的家庭地址、打工地址、联系方式、临时监护人的住址、联系电话等登记在册。收集留守儿童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有关评价,实施动态跟踪、及时归档、分类管理、定期分析,并与留守儿童建立了“1+1”、“2+1”模式的结对帮扶。
  周洁介绍,最初“爱心妈妈”工作室将关爱对象定位在孩子身上,可是随着工作的展开,她们发现需要关心、关爱的不仅仅是孩子。从关爱孩子到关心照顾老人、残疾人等困难人群,再到调解邻里纠纷、参与社区网格化服务;从最初的三位“爱心妈妈”到“爱心妈妈”服务模式在全区铺开。如今,在八公山区,一群有着不同职业、服务不同人群,但是怀揣共同公益梦想的“爱心妈妈”们走到了一起,成为当地做公益、献爱心、传递正能量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爱心妈妈”信心与留守儿童在一起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